政策拐点研判的原则
1.市场印证原则
政策拐点势必要遵循市场印证的原则,要经过市场的实战检验。这样可以避免犯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错误。除了重大的实质性政策我们可以预知其可能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外,其他政策一定要得到市场实际走势的验证。市场永远都是对的,市场是检验政策解读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比如国有股减持、上调印花税、严查贷款流向、管理层打击内幕交易、突然加息等重大政策,都可以第一时间研判出政策的动向及意图,从而采取下一步行动。再比如,2O05年998点区间以及2008年16“点区间在行情的底部区域出台了密集的实质性利好政策,透露出管理层强烈的积极态度。而对于相对隐性、含蓄的政策,则要结合市场的量能、人气、涨跌幅榜等盘面变化及影响做出综合性研判。
2.趋势印证原则
政策拐点势必要得到趋势的印证。政策有时改变的是长期趋势,有时是短中期趋势。如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政策改变了行情的长期趋势,贯穿整个5年的大熊市始终。而又是后来的国有股股权分置改革政策终结了5年大熊市、引发两年多的大牛市。2007年的“5.30”印花税事件虽然造成大盘暴趺21%,但改变的是行情的短期趋势或者阶段性趋势;2O09年8月的3478点区间,央行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报告的“动态微调”等一些累积性政策改变了自1664点以来的中长期趋势,截至本书成稿时市场都无法超越。2010年年底的3186点区间,央行上调准备金等终结了自2319点以来的大三浪多头走势。虽然顶部的形成是包括政策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叠加,比如市场绝对涨幅、外围环境、流动性因素等,但政策所起到的作用加速了市场的内在裂变过程。
3.技术印证原则
政策拐点需得到技术上的印证。明显的标志就是趺破上升通道下轨支撑,出现“断头铡刀”K线模式、三只乌鸦顶部形态等,这些都是识别技术性拐点的方式。前文曾说过,有些政策不会像国有股减持、“5.30”印花税、央行“动态微调”等那么直接,容易分辨,而是呈现出累积性的特点,或者与市场其他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即使如此,也要密切观察是否会产生技术性拐点。比如2010年4月15日3181点顶部的形成,就是国务院决定第二套房贷首付比例不低于50%、利润不低于1.1倍以及融资融券开始试点,4月16日股指期货开始挂牌上市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所致。关于技术性拐点会在第四节中重点介绍。政策拐点、趋势拐点、技术拐点在时间上有时是同步的,有时不是同步的,会表现出滞后效应,相互之间存在很大的时间差。同步的如“5.30”印花税事件,即突然上调印花税产生政策拐点,而跌破20日均线则短期趋势拐点形成。再比如2010年4月19日国务院出台房地产政策,剑指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当日大盘出现明显的趋势拐点+技术性拐点,形态上形成向下跳空缺口+断头铡刀,趺幅达到4.79%。不同步的原因是,有些政策拐点的形成是政策累积、与其他因素共振的结果。像2007年大牛市顶部,就是在央行连续5次加息、连续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2000亿特别国债公开发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政策有时会产生滞后效应。
空中飞刀与太极推手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对政策拐点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重大利空政策对市场所造成的影响。因为重大利空政策有时会突然出现,让人猝不及防,所以政策拐点+趋势拐点+技术性拐点所形戍的同步拐点是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比如2001年的22笱底部、2007年的6124顶部、2009年的顶部等,如果投资者按照以上的研判及操作原则,就可以在三大拐点出现时做出快速反应,∷不至于形成被动的局面。所以重大利空政策犹如空中飞刀,势必对行情产生的趋势性影响及改变,作为投资者应该正确识别、及时应对,做到防患于未然。
所谓太极推手,就是新的调控手段,即管理层自2007年“5.30”印花税事件后开始逐渐采用市场化手段调控市场,通过调节新股的发行量来影响及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通过比较柔性的新股政策来代替市场反应更为激烈的调控政策。笔著把这种以柔克刚的调控方式视为“太极推手”。可以看出,柔性调控手段要比“粗犷”的印花税方式好得多,但是大量新股的发行也会给市场造成很大的弊端。表1.3所示为货币政策王具的种类、内容和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