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的频率选择
定投的时间和频率不同,会不会对定投最后的收益产生影响呢?相信这也是很多朋友非常关心的问题。
定投这个概念大家都明白了,就是定期投资。不过定投的频率就各种各样了,有的按日、有的按周、有的按月,还有随心所欲的。不过按日太频繁了,一般按周或者按月就好。假设每个月定投的资金量差不多,那这两种哪个更合适呢?
从收益角度看
我测算了一下上证红利、中证红利、基本面50这几只指数基金,按周定投和按月定投的收益率差距,如表5.4所示。 (注意这 个不是定投收益率,是“按周定投”的收益和“按月定投”的收益之间的差距)
可以看出,定投时间越短,按周定投和按月定投的收益差距就会越人。这是因为定投的时候如果正好赶上人跌或者人涨,就会对定投的成本价产生很大的影响,定投时间越短,造成的影响就越大。但是定投时间越长,两者之间的差距就会越小,定投达到5~7年时,两者的差距不到1%,几乎可以忽略。所以从收益的角度来看,定投的频率对最终的收益影响不大。
从心理角度看
不过,从心理角度分析,这两种定投方式还是不一样的。按月定投比较贴合大多数人的现金收入,每个月发工资后就买入,之后就该干啥干啥,到下次定投的时候再来遍。这种定投方式比较省心省力。
不过有的投资者对下跌比较敏感,看到下跌会想着多加仓,很难等待一个月之后再定投,这种投资者就最好是选择按周定投。每周买一次,这样即使性子比较急,等一周的时间也应该没问题。这也是按周定投的好处。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急性子呢?其实判断方法也很简单。定投之后,看到下跌就买买买,导致把下一次定投的资金提前全投完了。有过这样的记录,最好就提高定投频率,按周定投。如果每月投完后心安理得,就可以按月定投。
如果是凭感觉决定买入时机好不好呢?
笔者不建议根据白己的感觉来确定买入基金的时间。主观的感觉很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遇到大跌或者大涨的时候,不敢投或者提前买的比较多,这样反而效果不一定好。
从心理学的角度,人们对于同样数量的损失和盈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损失带来的痛苦能达到盈利带来的喜悦的2倍甚至2.5倍。换句话说,从情感上,要赚200元得到的真悦,才抵得上亏损100元带来的痛苦。有这种影响在,主观的判断很容易不知不觉受到影响。所以,最好是定期来投资,而不是凭感觉来决定买入时机。
从收益率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定投频率对长期收益率的影响并不大。不过从心理角度来看,如果比较担心指数基金的涨跌,在上涨下跌的时候比较着急,则可以适当增加定投的频率。如此,需要等待的时间更短,更容易将定投坚持下米。一句话概括,急性子可以定投频率高一些。
选择合适的定投频率,能更好地长期坚持定投,更容易实现较好的长期收益。
定期不定额可以让定投收益更大化。
定投同样的只基金, 定投同样多的钱,但是只需要改变一下定投的方法,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这种看起来很诱人的方法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定期不定额的定投方法。
什么是定期不定额呢?简单说,就是每次定投的金额不同。有的朋友会有疑问:
定投不应该就是每次额度一样的吗?例如第一次定投1 000元, 之后每次也一定是定投1 000元,这样才算定投吧?
其实定投本身就不应该是定额的。原因很简单,货币会贬值。像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很多人工资都只有几百元,每个月定投200元就很多了,但是到了现在,大家的工资每月都有几千元,再定额定投200元就太少了。因此从长期看,定投的金额定是不断增加的。
另外,即使是在短期的时间里,指数基金处于不同估值,其投资价值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直在说,要在指数基金低估的时候才去投资。可能指数基金短短一年时间里就会有30%上下的波动,可能会出现高估值,也可能会出现低估值,我们自然要在指数基金处于低估值的时候定投更多的资金,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收益。
这就是定期不定额定投的来源,我把这个提升收益的技巧叫作定投收益放大器。
其实原理并不复杂,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介绍过盈利收益率和博格公式,无论是盈利牧益率还是博格公式,都采用了一些估值指标,来帮助我们判断指数基金是否低佔。指数基金越是低估,它的投资价值也就越大,所以我们可以在指数基金低佔的时候买入更多份额。这样,就实现了定期不定额的投资。
例如上证50指数,适合用盈利收益率来估值,那它在盈利收益率是15%的时候,就比盈利收益率是10%的时候,更值得买入。
定期不定额的买入比例如何调整呢?可以调整比例的计算方法,根据所采用的不同投资方法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