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种内部滚动增长方式中,“开拓新产品新市场”、“继续挖掘老市场及产品深度”主要体现在收入规模的扩大,而“提价”“降低成本费用”则主要体现在单位收入所创造的利润率提高。我们在分析成长的动力时,应该观察未来的业绩主要是靠强劲的收入增幅还是可观的利润率提升?前者来自强大的产品和市场扩张力,而后者来自产品结构变化、成本变化、价格变化等带来的效益。在分析一个企业的增长前景时,可以沿着下面的思路对其内部滚动增长进行逻辑上的推演,并一步步地去挖掘相关信息,如下图:
图1企业增长前景的分析
这种推演最终需要落实到一系列的具体数字上。比如,不能让研究结论停留在“费用削减的空间不小”,到底“不小”是多少?它当前的费用率构成具体是怎样的比例?占最高部分的具体是哪一块儿?占比多少?如果这部分下降30%,又具体能够给净利润带来多大的影响等。
通常在分析一个企业的历史成长轨迹时,必须将净利润变动和收入变动结合起来看。一个净利润保持了3年、每年50%以上高增长的企业,其收入同期却年均只增长了5%,这中间的差距从何而来呢?收入是销售规模和速度的演变,净利润则是(销售收入-营业成本-3项费用率+营业外收支净额+非经常性损益+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变动等)x所得税后的一个综合结果。所以当净利润增速与收入增速不匹配时,特别需要搞清楚这种不匹配的原因来自上述变量的哪一个?以及这种变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保障其未来的净利润增速依然高于收入?我们看一下青岛啤酒的例子:青岛啤酒近10年的经营数据显示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基本上属于中低增速,而净利润率增长率以2005年为界有一个明显的分化,2005年之前净利润增长经常还低于主营业务增速,显得比较低迷。而从2006年开始,其净利润的增速开始持续、大幅度超越主营业务增长,呈现出一轮较好的增长,如下表:
图2青岛啤酒近十年经营数据
考虑到国内啤酒行业的竟争格局越来越稳定,啤酒消费弹性也不大很难大幅上升,所以其收入未来的增速只能以较为保守的预期。这种情况下其利润增速能否超越收入增速就非常关健,而显然啤酒行业属于典型的“提价I毛钱都要看对手脸色”的高烈度竞争,提价解决利润率是不现实的。所以进一步我们的分析重点就会聚焦于影响毛利率的营业成本、3项费用下降的余地,以及产品结构变动带来的影响了。
通过进一步阅读时务报告和了解行业竟争的现状(通过券商相关报告及财经新闻),我们发现营业成本中波动较大的麦芽成本占比很小(12%),时毛利率的影响有限。但不同产品的毛利率差异较大(主品牌青岛啤酒毛利率高达48%,而收购的副品牌只有28%),如果产品结构变动较多则可能提升综合毛利率水平。从费用结构来看销售费用占绝对大头(近全部费用的80%),销售费用中占最大部分的为促销和广告费用(占50%)。
从可以影响利润率的能力来看,提升主品牌的销售占比和降低销售费用,特别是促销和广告费用无疑是最有力度的措施。但考虑到至少未来3-5年内青岛啤酒与雪花啤酒、地区性品牌啤酒的激烈竞争还将持续,很难预期广告促销费用有大幅度的下降(但随看市场垄断度的提升,从长远看这部分是有潜力的)。所以从短中期来看最值得关注的是销售结构的趋势,长期来看费用下降也有一定余地。
经过这个分析,对这个企业业绩前景最核心的点就找到了,自然也就会对此有关的信息产生更高的敏感度。对一个企业分析到最后,其实自然而然地就会搞清楚哪些信息必须特别注意,哪些信息可以粗线条一些。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对重大影响事件无动于衷,对无关紧要的消息大惊小怪”的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