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读财报:白酒行业:道理都懂,赚钱怎么还是这么难?
这是之前发布在【小北价投圈】的一篇行业报告,近段时间有朋友在问白酒行业是不是开启下跌通道了,然后我就想虽然茅台属于白酒行业,但你不能一概而论啊,研究个股才是最重要的。但在之前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下白酒行业现在的发展趋势~
下面是白酒行业报告
股市中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喝酒吃药”,将酒与药并列,彰显了白酒行业背后的刚需属性。我们中国人尤其喜欢喝白酒,在一场宴席上,将物质和精神交融贯通,很多事都能办成。
2020年初我们经历了一场疫情,很多生产企业因此停工,但是白酒行业H1仍然维持了营收2.29%的正增长,贵州茅台、五粮液同期收入增速分别达到了10.84%、13.32%。不得不说,未来,白酒行业仍然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一、由白酒分类看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
1、高端酒占比提升,消费升级是底层逻辑
白酒行业主要有两个分类,一个是按价格分类,一个便是按香型分类。
一是按价格分类,白酒可以分为高端酒(800元以上)、次高端酒(300元-800元)、中高端酒(100元-300元)以及低端酒(100元以下)。
而近年来,白酒行业有的一个明显趋势便是产品结构升级,去年在疫情之下,高端酒、次高端酒优质酒企动销超预期,而中高端及低端酒则有着较明显区域性特点,表现一般。
据统计,2018年我国高端酒市场份额为17%,低端酒市场份额为34%,预期到2022年,高端酒市场份额有望达到23%,而低端酒市场份额降至21%。
另外,在中间市场,高端酒表现将好于次高端酒,主要原因是次高端白酒市场更分散、消费粘性较差。
白酒的产品结构升级与我国自上而下的消费升级趋势密切相关,2015年白酒消费结构从以政务消费为主转向商务及大众消费,中产阶层规模持续扩大,消费升级趋势显著,消费者对白酒品质与健康性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销售单价的提高成为白酒行业增长驱动的主要因素。
2、浓香型白酒占据半壁江山,但酱酒增速更快
另一方面,我国白酒按香型分类可以分为浓香、酱香、清香及其他,其中浓香型白酒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占据了我国白酒市场的半壁江山,为51.01%,而近年来酱香白酒规模增长较快,2017至2020年酱酒收入年复合增速13.15%,远高于白酒行业整体1.78%的复合增速。
酱香酒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它具有天然稀缺属性,被赋予了高品质标签,表现在其生产工艺复杂且周期较长,其整个酿造、窖藏周期超过4年。
“酱香风”是由茅台刮起来的,2016下半年飞天茅台批价回升,行业定价权在握,并且呈现持续上涨趋势,酱香酒伴随白酒行业的复兴重新焕发生机,2017-2020年酱酒产能/收入的年复合增速分别达到17.5%/13.2%。
二、白酒行业的发展特点及发展现状
1、白酒行业具有特殊的消费场景及产品升值特性
白酒相较于其他消费品具有特殊的消费场景,并因此拥有定价权,其中品牌力是决定其提价能力的重要因素。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可知,一般消费品往往只有生理需求,而白酒能够带给人们安全需求及社交需求,这两种需求层次均要高于生理需求。白酒特殊的消费场景礼品消费、社交消费为人们带来了“面子”和价格诉求;投资需求则是得益于白酒的产品升值特性,为白酒形成了价格弹性。
2、白酒周期性波动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更强
虽然我国的白酒文化历史悠久,但是白酒行业真正市场化运作是从1988年开始,到现在也仅有三十年的时间。在这三十年时间里,国内白酒行业的产量有着三次相对明显的周期波动。
1)1989-1992年:1988年国家税务局出台《关于名烟名酒放开价格和部分烟酒调整价格后征收产品税、专项收入问题的规定》,直接放开13种名酒价格,名酒迎来历史上第一次大幅提价。但是1989年开始国家出台政策限制公款宴请及白酒消费,同时当时货币政策趋紧,部分产品提价过高、不少酒厂受到严重负面影响。
2)1998-2003年: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山西爆发假酒案;同时2001年消费税政策变化,白酒计税办法由从价定率调整为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相结合的计税办法,白酒行业迎来深度调整。
3)2012-2015年:2012年政府出台限制三公消费的规定,同时酒鬼酒爆出塑化剂事件,白酒行业的三公消费需求被刺破,再次迎来调整。
不得不说,白酒行业的发展与我国宏观经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白酒长期需求的判断需要跳脱传统消费品的研究框架,白酒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等相关性更强,从这个意义层面上来说,白酒的消费需求具备大多数消费品所没有的穿越周期的能力。
中国是当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白酒虽然增长弹性相对有限但我们无需担心白酒的需求出现趋势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