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市场,已经比较成熟。
2023年光伏发电将超越水电,成为我国第二大电源类型,火电装机比重首次低于50%。可见,光伏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而光伏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
2013年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一纸文件落地,后续紧跟出台的最高1元/度的电价补贴
政策,打开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大门。
后续补贴退坡,行业整体便围绕着降本增效谋出路:一是规模生产、扩大产能,二是加速技术迭代、提高技术创新。东西只有造得多,成本才能摊得足够便宜;技术附加值高,利润空间才能提的更大。
大家都说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但这来源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随着优质产能保留、落后产能出清,光伏行业的修复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光伏产业链上的情况如何呢?
简单来说,上游是原材料制备环节,以硅料、硅片为基础;中游围绕电池片、边框、其他设备和耗材生产光伏组件,下游通过逆变器、支架等形成最终的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电池先进技术聚集在以TOPCon和HJT(异质结)为主的N型电池,晶科能源、钧达股份、东方日升纷纷在此布局。
还有以隆基绿能、爱旭股份为引领的BC电池路线。BC电池比TOPCon和HJT电池转换效率要更高,生产成本也更高,所以还没完全大规模落地生产。
电池这块各有所侧重,但在光伏逆变器领域,唯一的龙头只有阳光电源。
光伏逆变器,是整个光伏系统的大脑。可以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化为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在光伏系统成本中占比3%-5%。
我们来看一下,阳光电源是做什么的。
阳光电源是全球光伏逆变器第一龙头,2022年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全球第一。储能系统出货量连续七年位居中国企业第一。
业务主要分布在光伏逆变器、电站投资开发、储能系统三个部分。凭借主产品的绝对领先优势,业务已逐渐拓展到水面光伏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充电设备等领域。
从营收结构来看,2023上半年光伏逆变器营收贡献量最高,为40.6%;储能业务次之,营收占比为29.78%,但储能业务增长势头很快,已经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其中,光伏电站发电业务毛利率最高,2022年达到61.5%,但这部分业务贡献占比较小,只有1.55%。
光伏逆变器的毛利率常年维持在30%-40%;电站业务门槛较低,毛利率一般维持在10%-15%区间。
业绩方面,实现爆发性增长。
近两年公司业绩表现非常好。2022年公司营收402.57亿,同比增加66.79%,净利润35.93亿,同比增加127.04%。
2023年则延续了去年的高增长态势,营收为282.66亿,同比增加133.06%;净利润43.54亿,同比大增383.55%。仅上半年的利润就超过去年全年,达到公司成立以来的历史最高点。
业绩爆发的原因,一是公司海外营收占比持续提升。2021-2023上半年,海外营收占比从38.02提升到53.90%。
海外市场产品的定价要高于国内,毛利率也更高,达到27.33%,国内市场整体毛利率为22.04%。海外营收占比提升带动了公司净利润的增长。
二是得益于光伏装机的快速放量,2023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154%,储能装机规模达到8.63GW,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公司各项业务实现快速增长,2023上半年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电站系统(新能源投资开发)的营收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84%、257%、176%。
那么,公司未来的成长点在哪呢?
目前,公司未来的看点主要集中在光伏逆变器跟储能系统两块,电站业务技术门槛较低,暂不做分析。
1.光伏逆变器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2年全球逆变器总出货量为326.6GW,同比增长51.3%。中国大陆出货量131.7GW,同比增加84.3%,增长趋势良好。
2022年公司逆变器产品出货量77GW,成功超过华为,位居世界第一。
全球首创“1+X”模块化逆变器公司将1.1MW功率单元的逆变器做了模块化设计,可以并联在一起,形成8.8MW矩阵。
模块化逆变器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拆分开来,解决了传统集中式逆变器体型大、运输安装困难的问题。
二是具备维修、成本优势,传统集中式逆变器一个地方坏了整个设备都得维修,但模块化逆变器单机故障并不影响其他部分发电,发电损失降低95%。
(图片来源:2023年公司中报)
截至2023上半年,公司“1+X”模块化逆变器全球签约量超16GW,应用于多个场景的光伏项目中,后续有望持续增加。
2.储能系统
公司依托电力电子、电化学、电网支撑技术,2022年推出第一款“三电融合,专业集成”的液冷储能解决方案,技术在行业内领先。
产品布局以大型储能为主,主要产品包括PCS、锂电池、EMS等储能核心设备。
尤其是大储产品PowerTitan2.0,核心技术全部自研。PowerTitan2.0能量密度为行业最高水平,产品电芯温差小于2.5℃。业内大多产品的温差控制在3℃左右,一般来说,温差越小,设备寿命相对更长。
从储能装机市场规模来看,2022年底,全国储能装机规模达8.7GW。预计2023年我国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5GW,2025年将增至30GW,市场空间还很大。
研发能力是科技公司产品、技术升级的核心驱动力。阳光电源遥遥领先的技术优势,离不开高额的研发投入。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高达16.9亿元,研发人员数量占比约四成,稳居行业第一。同期,锦浪科技、固德威的研发费用仅为3.01和3.48亿,阳光电源的研发实力很强。
最后,总结一下。阳光电源在光伏逆变器上全球出货量第一,储能业务也已发展成第二成长曲线。目前我国光伏装机量持续增加,公司业绩上升的确定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