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到2002年的流传甚广的公司财务丑闻之前,主要企业“指引”分析师进行收入预估已经几乎成为了例行的惯例,这样做是为了使预估出来的利润或是正好等于或是稍微低于上市公司实际上的预期收益1到2美分。
然而,有些公司是从不玩这种把戏的(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就是最知名的例子),并且这种行为在安然公司的改革之后已经减少了,实际上当许多公司试图“编造”他们的数据时这种情况还是会发生。
这样做的动机是,一家公司如果不断地产生“积极的盈利惊喜” (即,超出预期1到2美分)那么将会在股票市场中将到奖励。你知道吗?这经常能够奏效,至少是在短期内。
上市公司经常通过新闻发布会、电话会议和高层管理者在电视中公开露面等渠道提供盈利“指引”消息。
盈利“指引”开始了一个可预测的表演,如同下面介绍那样:
1、一家公司提供盈利指引。
盈利“预告” (好像“承认”他们业绩差)经常在季度结束之初发布(第四季度在次年1月发布,第一季度在4月发布,等等).请注意,预期的财务计算结果通过新闻公告发布(因此,公布的数据可能会与企业最终的季度报告有所不同),并且收入预告可能包括操纵手段(有些结果或保留或去掉),这样将会使得这些数据与实际上的季度财务结果不同。特别地是,经过操纵的盈利数据被称为“预估”盈利。
2、分析师披露上市公司考虑这份材料并且可能为了下一季度而重新计算他们的收入预估。
财务信息公司对分析师进行意见调查,计算他们评估结果的平均值,并且为公司发布“一致的评估结果”。这是指对这家公司这一季度的“预期盈利”。
3、财经媒体报道所有这一切,也就是说,这些成为了影响投资者的新闻。
几周之后,该公司的盈利报告出炉了,这是根据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计算得出的结果。这些结果在季度结束之后的大约30到60 天被发布出来。同时伴随着更多的解释它们的新闻报道和电话会议。如果实际报告中的收入与分析师的一致评估结果不同,这就算是一个“惊喜”。如果收入超过了预估结果,那么上市公司“超出了预期”则被归为一个“积极的惊喜”;如果收入低于预估结果,则是一个“消极的惊喜”;如果收入正好等于预估结果,则说明公司业绩“达到了预期”。
4、财经媒体报道所有的这些,甚至是更多的消息。
投资者与分析者对形势做出反应。根据记录的惊喜类型(或没有惊喜),以短线定位的投资者也许会买进或卖出股票。结果,基本上消极的惊喜推动价格下跌,而积极的惊喜推动价格上涨。
以长线定位的投资者的反应更加迟缓,也许利用新消息去重新调整他们对股票合理价值的评估,在一段时间之后,也许最终导致买卖决定。当伴随消极惊喜价格下移的时候,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趁低价时机买进股票,而许多投资者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在安然公司改革之前,原始的预告盈利与几周之后报告中的实际盈利之间的差别大到令人惊讶的地步,比如: 2001年的前三个季度,思科、戴尔和英特尔报告的合计预估盈利高达44亿多美元,而随后提交给SEC (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实际结果却是负14亿美元(来源: 《财富杂志》, 2002 年2月18日)。
这里没有对“预估”的标准定义。由于预估报告并非正式的,上市公司基本可以发布任何他们想要的发布的信息,增加或减少各种项目,所以他们可以讲任何他们需要的故事。上市公司通过“领舞”控制着预期。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在如何达成一致的盈利预期和展现平稳的盈利进步方面,逐个季度或逐年,都存在管理上的困扰。
预估报告并非是天生的罪恶,它可以帮助解决模糊不清的情况。比如说,当两家公司合并时,预估报告可以展现,假设这家上市公司已经在一年前完成合并的情况下表现会怎样,使去年的盈利与今年的盈利进行对比变得更容易。
但是预估报告也可能被滥用,因为它实际上是假设的想法。其极端的最坏情况是,它可以变成一个彻底的幻想, "不带任何不利因素的盈利”。2001-2002年大量的财务丑闻促使议会在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创立了一个会计监管委员会并包括许多为防止公司欺诈行为而设计的条款。
一则条款禁止可能产生误导数据的“虚假报告或信息遗漏的材料”,并且要求所有公司给出的预估盈利明确地与提交给SEC 的季度报告保持一致。股票价格,无论如何都是不稳定的,经常在盈利报告公布时期变得更加不稳定。
比如,如果一家公司声明它的盈利不像最近一致预估的那样强劲的话,不仅它的股票价格可能遭受打压,而且它的整个行业,有时是整个市场,都有可能受到影响。投资者在盈利公告期即将公告前,都变得紧张不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