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技术分析量的研究
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我们将在之后的市场观察中总结先前的学习成果。供给与需求,我们需要把它们牢记于心:价格是根据供需法则而变动的,这一点对整个股市或是交易中的单个股票都是正确的,而且也适用于债券市场和商品市场。
当供小于求价格上升;当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当供求处于平衡时,整个市场或是单个股票、单个商品则会趋于平稳,这意味着价格会在很小的幅度内变动。
交易者和投资者的买卖行为会受到那些来自华尔街的新间、收益、红利、报告、预计恐慌以及谣传的影响。无论那些导致买卖的成因如何,买卖的行为都会正面或是负面地作用于市场。是否能准确研判市场的这些正负效应,即供求双方的对比,才是衡量交易和投资成功与否的依据。
有些供需现象是人为的,是操纵的结果,但对投资专家和交易员来说,他们]却可以反过来利用这些信息,因为操纵者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推动趋势。技术位置,当买方的力量趋于枯竭,我们就会称这个市场(或是个股)处在个短期或是长期的牛市弱势技术位置。购买力量的衰竭是由于市场上流动的供给来自散户和小的交易者,而保荐人和机构方已经卖出了。那些仍持有股票的散户是熊市的潜在成因因为在他们买入的时候,就是已经决定在不久的将来会卖出,他们的卖出行为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
这就是1929的案例。整个市场被寻求利润的买方所饱和,散户的购买力已经枯竭。当这些持有者开始出售的时候,他们发现市场上已经没有多少空间来接盘了,在股价开始下滑后,则一发不可收拾,出现了恐慌性的抛售。市场上抛售的股票开始徼增,个股的收益开始卜降。(1每一次的抛售都会促使股价的滑.从而导致几十方个账户受损,这就是叠加效应。越来越大的压力,使得市场法吸纳大的抛售量。最终的结果是股市崩溃,大恐慌席卷整个世界。
弱势技术位置一般以相对较小的方式出现,是当买盘在中期或是小幅上涨后着时间而枯竭之后出现。这种条件的形成(小范围内)可以看作是之前超买的一个例子。
强势技术位置是在清盘的过程中形成的。那些被追卖出和被诱使卖出的人,都已经抛售了股票。而买入者则是那些有经验的投资者、银行家保荐人财团和机构。卖方处于弱势,而买方强势,这就意味着市场有了承受继续下跌。这样的态势揭示了大跌、恐慌、萧条将趋于终结,就像1932年的6月一样。有时下跌的调整(股票从弱势的卖方到强势的买方)会经历许多月。散户,或是其中认为是熊市的人,通常在股市的底部看空,就像是在股市的顶部看多一样因为散户一般是道听途说式的、情绪化式的操作,而不是通过理性的判断。这正是牛市开端的潜在因素,那些卖出股票的散户最终还是会回补这些股票。
同样的情况(小范围内)也会发生在中期或是小幅下跌后的卖力枯竭时,这就是先前我们时讨论的超卖位置。
超卖和超买位置。从上面的几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超卖和超买的情况是强势和弱势技术位置的必然结果。换句话说,超卖位置可以视作强势技术位置,而超买位置可视作弱势技术位置。这个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无法判定价格上某几个点表明市场或是某个股票是超卖或是超买,这需要结合之前我们所描述过的那些现象来判定。下面是我们对一些术语的非专业化定义:超卖位置。整个市场或某只单一股票正在形成一个超卖的状态,表现为市场无法形成合理的反弹,或是在下行过程中没有适度地休整,或是由于回跌或下跌的过速导致价格处在一个非常敏感的空方回补位置和卖方停止卖出的位置。
超买位置。整个市场或某只单一股票正在形成一个超买的状态,表现为反弹或上涨的增速,或是在上涨过程中没有调整性的下跌和适度的休整过程,导致价格处在一个卖出的敏感期和买方获利离场的危险位置。反弹和回跌的预示。当股票上涨10点,一般正常的回跌会在其一半,即5点的位置。这并不意味着一只股票必须在上涨10点后回跌5点,而是表明回跌的幅度可以看作是技术强势或是技术弱势的预示。
强势是指回跌小于一半的上涨。
弱势是指回跌大于一半的上涨。
意思是当指数下行10点,正常的反弹应该在5点左右,小于5点的反弹视为技术弱势,反之视为技术强势。
这些预示需要有深入的研究。这些都被记录在每个小时的交易时段中,揭示于日线图,周线图,月线图中。
当一只股票处在跳板上:一只股票(一组股票或是整个股市)处在一个准备启动的过程。这通常发生在下跌的底部,但也会发生在交易区间内,伴随着前轮上涨的巩固,以及后市再向上突破。一般来讲下跌得越深,机构就越有可能买入,并将此作为牛市的底部。
强势上涨的准备通常需要几周甚至是几月,这取决于参与方所需吸纳的量和所愿意支付的价位。当在吸纳的过程中,市场上的供给量会减少(这是指在某个价位上的卖出量会减少,而不是投资者的持有量),任何进一步的需求则会导致股价的上涨。机构会打压价格的上涨,直到他全部买入所需购买的股票。他的打压方式包括把大量的卖单交给代理商,通过代理商交到经纪人,这样市场上就会出现许多要卖出的股票。场内交易员和场外操盘者在买人大量股票前通常会问:“如果上涨5个点,对方会卖出多少量?”虽然交易员不能透露这些信息,但他们还是会知道的。
当某一天机构操盘者认为市场已经趋向利好,他也已经准备让股价开始上扬,或是通过继续购买来充实自己的量从而推动股价上扬。当他已经买人他所要的量后,便会在此过程中抬高价格,并在价格升高时卖出一些量,但仍会持有设定的目标量。
当机构操盘者已经吸纳了设定的目标量,并准备让它启动时,我们称这只股票处在跳板的牛市端。在到达这一个时刻前,市场上的供应量是被操纵的。操盘者会让市场上的需求量大过供应量,并把供应量的价位逐步提高。现在是普通投资者选择买入的最佳时机。在等待这个心理预期的过程中,你已经筹集了一定的资金,或在支付那些投资在没有上涨股票上的资金利息,或是没有买人该买的股票。儿乎每一天都有股票处在跳板上,要么上涨(这可能预示着这只股票开始抬头),要么下跌(这可能是10,25,或50点下跌的开始)。
跳板的熊市端,当然也是会出现在盘整过程后,通常这会发生在一轮上涨的顶部,但有时也会发生在盘整的箱体内,轮下跌后,重新进行调整,准备再次下跌。
一些人会认为只有当指数突破压力线或支撑线后才会处在跳板的位置,但我认为指数在底部堆积范围内或顶部分布范围内就已经开始形成跳板位置了。
成交量的分析。无论是整个市场,一组股票还是单只股票,我们都能从买卖的量中捕捉到许多信息。
低量是指股票中较小的买卖行为,通常会被散户和交易者所忽视。当这个低量在-轮大跌的底部时出现,或在一轮回跌和下探的底部出现时通常这表示下行压力的缺乏,视为卖出的终结。
横向盘整(指标的钝化)是由于堆积筹码的结果。内幕者们会撤出他们所有的下单来试探指数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势。如果他们愿意买入,会按照市场价格但不会全部买人,总是会留一部分供给在市场上,来打压价格。如果在某个价位有500手,他们会在此价位买入200~300手。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至他们已经买入设定好的目标量,之后他们会把市场上的余量抬高价格到一个新的价位或者他们看到买入的举动已经引入了场外的投资者。而后他们会撤单,让指数下探并形成钝化来诱使散户不对它产生兴趣。在上行趋势中或在反弹和小幅收复的过程中,低量会显示与前者相反的含义。这通常是熊市的征兆。这表明需求已经饱和或枯竭,指数很有可能会再次下行,因为供给大于需求。
但上述的情况也存在例外,当指数上行后出现低量并伴随价格在小范围内波动时,这就预示着指数在下一轮上涨前正在盘整消化之前的上涨,而不是回调。因此在判别量能指标时,我们必须关注每个量之前的行为以及所有在量能指标出现时的技术影响。
钝化时区通常伴随着一个趋势的终结新的趋势迟早会到来。
放量通常具有显著性。当在上涨过程中的持续放量表明指数仍会继续上涨。在下行趋势中的放量或急速的收量则表明指数将创新低。
正常的放量是指量的激增通常在一个运行的顶点或是趋向顶点。
通常熊市的结束往往伴随着低量,价格小幅变动以及交易清淡的景象,而牛市的终结却有着放量,价格大幅变动,交易过热的景象。
从盘整到启动的变化很重要(无论绝对量是多少),而且在变化发生时的方式也值得注意。这些变化引导我们去关注接下来的预示,即在变化发生时是对当前趋势的确认还是否认。
假设一只股票已经连续多日在上下2点的区间中以每日2000手的成交量进行交易,这只是这个股票正常的成交量,但是如果指数跌破之前的支撑线,且成交量增至每天3000或4000手,我们就可以把这视作为一个相对大的变化,表明供应量的增加已经大于相对较小的需求量。市场上买方的需求量并没有减少只是供应的量已经超出买方所能吸纳的。所以指数会下降,这样的态势就可能会引发更多的抛售,导致供应量不断增加。
如果一只股票在当日成交量为6万手时上涨5点,并在缩量至1.5万手时回跌2点这就表明市场卖出量相对较少,指数处在一个休整过程。那些想要卖出的人可以相对容易地离场。在下-轮上涨之前成交量会随指数的下跌而逐步萎缩直到成交量趋于零(或是萎缩至低位)。但当成交量再一次开始扩大并伴随着指数上涨时,特别是在突破之前高位后,一个向上运动的趋势可能会形成。
之前几段文字只是教给大家在研究量能时的一些普遍方法,这些研判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其误导性要高于实用性和稳定性,并伴随着许多特例。如果你在第匕章和第十章中仍未完全理解这个道理,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给予进一步的说明。注意:股市中的技术分析不是一门精确学科,价格是人们心理定位的结果。在研判的过程中,我们要像侦探那样,寻找判定所有买卖者心理反应的线索,通过观察量能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来衡量他们的动机。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后续的实战例证来更加深人地研判量能,而不是简单地去尝试制定一个研判的公式。
我们先用一个比喻来描述量能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来正确地表述它量能对于指数的波动就像汽油和汽车的关系,如果加油车就会提速行驶,油给得越多,向前的动力和惯性就越大,当达到一定的惯性后,即使挂空档,它也会向前行驶一定的距离。另一方面,如果只是轻点油,并马上停止加油,车没有形成足够的惯性就不能远距离地滑行
这个比喻运用在股市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成交量只是暂时地增加,价格没有得到较大的动力,那么波动通常会很快停止,因为它没有足够的惯性。另一方面,如果成交量开始增大,而且持续增量,这就表示散户已经开始参与,价格的波动得到越来越多的动力,惯性也在聚集在这样的条件下,波动自然就具有持续性。
按上述所说,每日的成交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线索,让我们了解散户的参与情况或是在当前价格波动中的参与意愿。比方说,当整个股市每日的成交量在70万~50万手或更少的时候,表示散户参与得不多,市场中以职业操盘手为主。同样,如果日成交量激增到100~125万手,这很有可能是一个短期的非正常增长,或许会有拐点的出现。另一方面,如果成交量逐步地、持续地上升,从100万手到150万手,再到200万手,这表明散户在陆续地进场,价格的波动很有可能会持久,市场不太会在短期内作反向变化,直到波动的惯性停止,表现为在高量时波动趋于平缓,即没有实质性的推动。
当然,上述成交量的数字不能看作是对未来市场成交量的比较标准,这只是用来强调相对变化的原则,而不是市场中的绝对大小,这点很重要。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交量都维持在20万手和30万手之间,但在某一天成交量上升到50万手或70万手,这样的变化视为显著。如果成交量是逐步地上升到75万手或100万手,这种持续性的增长可以视为散户的参与,即便是在其他的年份里散户参与的成交量(1926~1929年)能达到400万、500万或者吏多,或者是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200万到400万手。
供需理论在上述几段文字中已经简要地、清楚地描述过了。其原理很早就已经形成了,而且很容易被理解但很少有人愿意去运用它。
要牢记:量的增减很重要,逐步或是突然的增减可以帮助我们来甄别拐点,判別趋势,决定入场及离场的时机,确认波动的终点或将要到达的终点。个股的成交量。上述对整个股市成交量的分析通常情况下也适用于个股或者是一组股票。但是由于个股的行为反映了个股主导者的利益目的,所以我们常常能从中发现他们的行为习惯和特征。我们必须研究这些行为习惯,这样就能在今后的推论中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例如,一些个股往往在放量后见顶,而有些则在收量后见顶,些在放量后见底,一些则在收量后见底,而且不少个股与大盘的走势相背离。
保荐(推荐上市)的类型。有些股票往往是主动保荐,而有些则是被动保荐的。前者的发行习惯上较为积极,往往表现为积极的反弹或回调,上涨或下跌相对容易,而且每日的成交量相对较大,即投机性较大。
被动保荐发行的股票往往摆动幅度较小,而且在较长的时间内,在摆动的区间中几乎不被参与。
积极保荐的股票种类对整个股市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为交易者通过对它们的关注而甄别大盘的走势。而被动保荐的股票则没有这个引领走势的特性。
有时某些被动保荐股票也会活跃起来盘旋上涨这些股票的保荐人会及时套现来赚回运营这些股票的成本,但是这些行为的目的只适用于消极的管理,不考虑投机的收益只是在维护这些股票的投资地位。
通常,场外的散户在经历很长的时间后才会感受到一个股票等级的转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参与者会持续入场,但得不到收益,最后只能捂在那里,于是之前投机者看好的股票现在处于休眠状态了。有时一只股票会从个等级转变到另一个等级又再转变回来,这种保荐特性的转变表明了投资理念或是投机质量的转变。
警觉的投资者,通常善于运用技术工具,能够毫无偏见地解读市场中主导者的意向,通过了解个股的行为,运行习惯的转变,特别是成交量的转变,从而得出对这只个股的预期。
如果这些投资者在大趋势明朗的情况下,无法挑选出能够更早、更快、更持久上涨或下跌的个股,那么他们会把资金分散到5只或是更多运动频繁的股票中去,从而来保证大趋势中的收益。
那些选中的个股随着大趋势变动的概率较高,就像积极的保荐人通常会利用趋势把那些中意的个股推向公众。
价和量的对抗。大多数低价位股票的推荐发行时通常是被动的或是反应迟钝的,因为发行这些股票需要吸引最大量的参与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公众总是以价位高低和所能购买的量去考虑是否参与。积极的管理方不喜欢在有大量参与者的情况下去推动指数,因为他们除了给参与者带来连带收益外自己并无从中得到收益。主导者只有在为了自己的目的时,即主导者在推动股价的时候,才倾向于让场外者入市参与。如果他们发现有推动的机会,但是有过多参与者持有他们的股票,他们会在牛市到来之前先诱使这些持有者出局。
高价位发行的股票总体来说运行起来比低价位发行的股票相对容易,因为公众会担心高价位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买入量。
当然,有经验的投资者知道单单靠价格是不能衡量股票的价值的。一只高价位的股票也可能是个很好的投资品种,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它是否有大涨的可能性,而不是其他任何股票都能上涨的一个基本点数。在选择中,我们需要判断它将来能给我带来的最大收益,而不是像大多数的人那样只考虑可以买入的最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