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招:大象吞蛇
【技术形态】
此形态是两根K线组成的K线组合。第一根K线为带长上影线的K线,犹如单根K线的“墓碑十字线”,第二根K线为一根放量中大阳线,收盘价(至少是盘中最高价)高于第一根K线上影线的最高点。
“大象吞蛇”是一种短线追涨的技术形态,具有较可观的短线升幅。
【技术含义】
股价在上升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拉升后,股价短线有一定升幅,短线乖离率过大,股价远离市场平均成本一段距离,多头有了一定获利,此时主力为了清洗获利筹码和抬高市场散户的平均持股成本,会选择短暂地震荡。
因为主力看好个股前景或短期处于拉升期,所以采取高开低走的操作手法来洗盘震仓,到收盘时把股价稳定在前一天的收盘价之上,K线上产生长上影线的十字星现象。第二天,市场主力继续向上拉升,多头继续向上发力,报收中大阳线则收盘价完全吃掉长上影K线的上影线。
【应用技巧】
(1)出现的位置
此形态出现在上涨初中期或上升趋势中则较为可靠,出现在波段顶部或下降趋势中则为看跌形态。特别注意此形态出现的位置,短线追涨有一定的风险。
(2)市场特征
5日均线、10日均线、20日均线、30日均线和60日均线等尽可能多的均线同时呈现出多头排列。
出现此形态前的量能表现正常,基本的量能形态应表现为上涨放量下跌缩量的正常量能形态。
股价上方没有较为明显的阻力,如前期密集成交区、重要历史高点、重要黄金分割阻力位、前期K线顶等。
(3)最佳买点
确认此形态形成后即可将第二天开盘或分时低点作为短线最佳买点而进行抢筹买入操作。
短线升幅后缩量盘整阶段,遇10日均线获得有效支撑的前提下可以作为中线作仓点进行买入操作。
(4)仓位控制
短线追涨则短线风险较大,虽然有可观的收益,但收益和风险是同时存在的,是相对的。所以进行介入时,应该以短线思维来进行初期的仓位介入。初期介入时,应将仓位控制在三成左右。
(5)止损条件设定
出现“大象吞蛇”形态的个股,一般上升角度比较陡,所以在具体止损条件的设定上需要视可以承受的最大风险不同而选取不同的条件:
• 下破放量大阳线和长下影K线的最低价进行止损。
• 下破5日均线进行止损。
• 下破10日均线进行止损。
注意
“大象吞蛇”中的长上影K线,可以是阴十字星K线也可以是阳十字星K线,也可以是实体较小的阴线或阳线,如果是实体K线则实体不能过大,其与后面的放量中大阳线形成“抱线”形态。
运用此K线组合时,要防止短线被套,要“手快”。
【实例剖析】
如下图所示,2007年12月4日到2008年8月12日ST欣龙(000955)日K线运行图。
由上图中可知:
• 股价在整段运行过程中共有4次出现了“大象吞蛇”的K线组合,前3次均出现了大幅上涨,而第4次则是在短暂短线上升后即出现了掉头向下。
• 股价于2008年1月10日和2008年1月11日的K线组合,其后股价连续涨停收盘,股价从7元一口气涨到了10.16元才略作停顿。
• 第二次是2008年1月18日和2008年1月19日K线组合,2008年1月19日涨停,收盘价为10.47元,其后几天连续大涨,到2008年1月25日最高价为14.77元,中间只用了4个交易日。
• 第三次出现在2008年2月14日和2008年2月15日K线组合,2008年2月15日涨停,收盘价为13.32元,到2008年2月21日停牌时,股价已涨到15.72元,其间只用了3个交易日。
• 第四次出现在2008年5月27日和2008年5月28日K线组合,短线虽然上升到了11.09元,约有15%的短线升幅,但其后却是掉头向上。
• 比较第一次和第四次的“大象吞蛇”可以发现,第一次出现时的相对位置较低,属于波段重要底部位置,而第四次则是出现波段相对高位。
• 比较第一次和第四次的“大象吞蛇”可以发现,第一次出现时处于上升趋势中,且处于上涨初期,而第四次则是处于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中,且处于下跌初期。
• 特别注意此形态出现的位置,短线追涨有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