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理财>投资者的敌人> 金融行业的危机是什么?

金融行业的危机是什么?

2019-01-01 19:11:48  来源:投资者的敌人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23分钟的时间

金融行业的危机是什么?

时间:2019-01-01 19:11:48  来源:投资者的敌人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金融行业究竟应该为这一次次的危机负什么样的责任呢?毫无疑问,金融行业每一次都在金融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正像中国老话里讲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很多危机最终还是由投资者的贪婪和对风险的忽视,甚至藐视造成的。正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金融行业往往会在金融危机之后受到社会公众的谴责,但很多投资者和社会大众在谴责金融界的同时似乎忘记了金融界归根到底只是起到中介作用,没有投资者和社会大众自己的参与和推动,经济和市场也许不会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如此波动和狂野。

金融行业的危机是什么?

美国著名演员理查.基尔在出演了电影《套利交易》中的投资家角色之后坦言:“也许该负责任的是我们投资者自己,因为正是我们赋予了金融家这么大的权力。他们玩的是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财产安全的微妙游戏。他们确实在故弄玄虚,吹嘘自己无所不能,忽悠我们。但是回过头看看投资者自己,我们又何尝不希望可以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帮助我们投资呢。所以归根结底,这是.种很紧密的共生关系....”

为什么投资是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或者说为什么投资者不能够很有效地通过自己过去的投资经验来纠正自己的偏差,提升自己的投资业绩?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考虑投资者该怎样学习,什么样的学习比较容易,什么样的学习比较困难。

举一个简单的生理学例子一巴甫洛 夫条件反射。什么叫条件反射?就是你一晃铃,小狗就跑过来,然后你给它东西吃,时间长了之后,只要晃铃,小狗就觉得有东西吃,所以会跑过来。在这个例子中,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是比较直接、简单的。

但是,真正的学习比这个过程要复杂。根据学者们对于心理学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什么样的学习比较容易呢?如果你学习的过程中有比较迅速、频繁的反馈,而且你得到的反馈比较明确,那么人们学习起来比较有效。

什么叫比较迅速的反馈呢?小狗今天一听到铃声跑过来,马上就发现有吃的,它很快就有一个从行为到结果之间的联系,从学习过程来讲,小狗就会认识到,我只要有了这个行为,就会获得这样的结果,这样的学习比较有效。

那么什么是比较频繁的反馈呢?也就是如果我们重复做一件事情,今天做了一次,明天又做一次,后天又做一次。这样就是比较频繁的反馈,就好比今天小狗听见铃声响了跑过来有东西吃,第天它听见铃声响跑过来又有东西吃。这种比较频繁的反馈能够逐渐培养起一个人对某种信号较强的认识或者较强的信心。

还有一个条件是比较明确的反馈。小狗听见摇铃后跑过来就有东西吃,第二次听见摇铃跑过来又有东西吃,每次跑过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而且都是非常正面的反馈。日积月累,小狗一旦听到摇铃的声音,还没有跑过来,就已经开始流口水,这样它就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学习过程。

在了解了学习的过程之后,我们回过头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说证券投资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或者比较困难的学习过程。我们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投资过程,尤其是证券投资过程,恰恰既不是一个迅速的反馈过程,又不是一个频繁的反馈过程,也不是一个非常清晰的反馈过程。反之,证券投资经历是一个不太频繁、 比较缓慢,又比较模糊的反馈过程。

首先,为什么说它不频繁呢?我们前面不是讨论说,老百姓投资起来,交易挺频繁的吗?但是我们前面讲到散户的交易频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交易业绩,如果交易业绩很好,可能交易频率会高一些。如果有些投资者投资的股票不太好,或者选择的时机不太好,可能就把这只赔钱的股票.两年都放在自己的投资组合里面。大家想一下,可能有很多投资者到现在手里还拿着中石油的股票,它当时在A股上市的时候价格是每股40多元,到现在跌到只有每股十几元了。很多投资者手里还拿着华锐风电,这家公司当时上市的时候是每股100多元,现在只剩每股6元。投资者不赚钱的时候往往会产生“鸵鸟心理”。鸵鸟有什么特点?就是遇到危险或者让它不高兴的事情就把头埋在沙丘里面。我们很多投资者也是如此,如果投资业绩不佳,宁可把股票埋在自已投资组合最深的角落里面,不去想也不去看。所以如果投资者看看自己的投资组合就会发现自己往往会长时间地持有很多赔钱的股票。投资者之所以不能正确地衡量自己的投资能力,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在持有赔钱的股票很长时间之后,投资者已经忘却了,或是努力试图忘记这段失败的投资经历。

随着投资时间的增长,投资者对整个损失过程的反应越来越迟钝。投资者赚钱的时候持有时间比较短,因为赚钱获利了,所以觉得自己投资能力不错。而亏钱的时候,投资者往往会选择性地遗忘,想逐渐消减这种不愉快。结果是什么呢?第一,投资的过程不:是迅速反馈的过程;第二,在整个过程中,投资者对自已能力的评价也可能是不对称、不公正的。他们赚钱的时候觉得自己的业绩很好,能力很强,亏钱的时候就选择性地忘记,“忘记”自己能力不好,业绩比较差的一面。所以这样的学习是相对不频繁和不准确的学习过程。

其次,我们必须要注意到投资时的学习过程是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一个投资者通过一两次的投资交易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水平。如果一次不能够证明,必须还要尝试第次。这种学习的过程比较漫长。很多人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会有类似的经历,即在刚开始学游泳的时候进步很大。先是可以在水里扑腾两下,后来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游一定距离, 再往后可以自己独立地游。然而之后就会觉得进步越来越小,随着时间的延长,就很难说清楚自己学习游泳到底是比较有效、比较快的过程,还是比较无效、比较漫长的过程。

投资也是一样,刚开始大家还比较了解自己的能力。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大家对自已投资的能力就会产生迷感,因此需要更多的外界帮助。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投资是比较缓慢的学习过程。

最后,投资结果的反馈一点都不明确,反而是比较模糊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散户的投资业绩是非常不容易评价的。我们有的时候会听到投资者说“ 我的表现很好”!但我们不知道这个“表现好”是指投资的总收益比较好,投资组合里面某一只股票的表现非常好,投资扣除交易成本之后的表现特别好,还是说在对投资业绩进行了正确的风险和风格方面的调整之后自己的表现仍然非常好。很多投资者对于如何衡量投资的业绩不是非常清楚,更不要说对自己的投资业绩给了正确的评价了。结果投资者往往会在过度自信的情况下对自已给出非常正面的评价。有些时候,非但听众不知道如何去解读“ 我的表现很好”这种话,甚至说话者本人也不确定自己的投资业绩到底如何。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到了牛市的时候,几乎每个投资者都感觉非常好,到了熊市的时候,每个投资者都觉得自己的表现非常差。原因很简单,散户只会用投资的总收益,也就是赚钱与否和赚了多少钱来衡量自己的投资业绩。牛市的时候,每个人都赚钱了,因此感觉很好:熊市的时候每个人都亏损,因此个个都灰头土脸。

但是我们的投资者往往会忽略投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那就是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就是说如果投资者不把资金投资到自己所买的股票上,而是投资在其他领域或者其他金融工具上,投资有可能产生什么样的收益。

有趣的是在海外和国内的实证分析表明,恰恰在牛市里面,很多投资者特别是散户投资者的表现明显地落后于大盘走势。相反,在熊市里面,虽然大家都亏钱,但是散户亏钱的比例和幅度并不一定比机构投资者更大。从这个角度讲,很多投资者没有正确地了解投资机会成本的概念,往往只是关注自已投资的收益,而忽略了如果自己不直接投资在自已选择的这些股票上,自己是不是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综上所述,大多数投资者都不能够正确估计自己的投资能力或者投资业绩。如果没有明确的反馈,就更谈不上投资者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了。

刚才说到投资者往往用自己的总收益作为自已投资能力的评价标准。但是我们知道,很多时候投资的收益虽然不错,但是可能落后于大盘走势,从这个角度讲,一个投资者购买指数型基金,无论是从成本更低还是业绩更好来说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正是因为投资者往往把自已投资组合里的每一只股 票都分别对待,而不是把投资组合中的所有股票一揽子地看待, 投资者因此忽略了自已投资组合的总收益跟整个大盘表现的关系,而不能对自已的投资能力有更客观准确的估计。

按照我们前面讨论基金投资时说到的,投资者很难把自己的投资组合的收益和投资组合的风险联系在一起。比如投资者买了一只创业板的股票,可能这两个星期赚了20%,下两个星期亏了20%。但是散户在赚钱的时候就沽沽自喜,觉得自己的业绩非常骄人,在亏钱的时候,跟我们刚才说到的-样, 就采用鸵鸟心理,对此不闻不问,盲目地相信股价有朝一日一定会回到原来的高位。投资者对风险的忽视和对赚钱、亏钱的截然不同的情绪和态度,妨碍了他们准确地评价自己的投资能力。

投资者在考虑自己投资收益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整个大盘的表现,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投资组合或者自己选择的股票的风险是高还是低,没有考虑自己赚钱是因为一时运气,还是超人的投资技能。投资者只是看到一个简单的结果,我是赚钱了还是赔钱了,我是赚了10%还是20%。

从这个角度讲,投资者越是赚钱的时候越不能够正确判断自己的投资能力。有可能越是赚钱的时候,越是投资者的业绩跑输大盘、承受很高的机会成本、投资能力比较低的时候。但是如果散户只关注投资的总收益,是很难意识到这一点的,相反,会因为赚了钱,而对自己的投资能力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觉。正是这种误判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在投资能力表现最差的时候,增加自己的投资金额和风险敞口,也更有可能在市场出现回调的时候承受沉重的打击。

同样,在投资者亏钱的时候,他可能只是怨天尤人,却没有考虑到自己虽然亏了钱,但可能亏的幅度比大盘下跌的幅变还要小,所以其实投资能力还是相对不错的。但投资者往往会在这种时候对自己丧失信心,不考虑自己的损失是因为大市波动造成的,而在最不应该放弃的时候自暴自弃。很多散户在股市长期大跌,终于要出现反弹之前斩仓出局,倒在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便是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能力没有清醒的认识。

散户投资者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缓慢、模糊的信号反馈的积;累。由于积累了很多模糊的信号,投资者很难判断自己的投资能力究竟是比较强、一般,还是比较弱。如果投资者连自已投资能力的高低都不能有一个准确的估算,那么他怎么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来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或者提高自己的投资业绩呢?

正因为投资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所以投资者不能清楚而迅速地在其中学习,进而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投资者也因此越容易在这种复杂的过程中产生盲目的自信。心理学研究中有证据表明,虽然人类对于几乎所有的任务和挑战都存在过度自信倾向,但是这种过度自信的倾向在越复杂和越不熟悉的环境里表现得越明显。美国的一个心理实验是让参加实验的人回答一系 列问题,有些问题相对

比较容易(比如美国最长的河流密西西比河的长度),有些则比较难(比如全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的长度)。参加实验的人需要给出一个他们估计的谁确区间,以保证正确答案有90%的可能会落在该区间里(统计上的术语是“90%的置信区间”)。当然,大家知道,参加实验者给出的区间越大,正确的答案落在他们给出区间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如果参加实验的人对自己的答案不是过分自信的话,他们应该会给出. 个比较宽泛的区间,以保证答案能够落人他们]给出的区间。

然而,研究者观察到,大部分参与者给出的区间都不够宽泛,以至于平均而言,正确答案落人实验参加者给出区间的频率远远低干90%。这也再一次印证了人们有过度自信的倾向。而且研究者发现,参与实验的人对于比较容易的、与美国有关的问题(比如美国最长的河流密西西比河的长度)给子的置信区间比较准确。而对于那些远离美国生活现状的较难的问题,也就是说参加实验的人不太熟悉的领域(比如全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的长度),给出的答案就不准确。由此可见,人们对于越不熟悉的事件,越会表现出更强的过度自信。

投资恰恰是这样一种非常 复杂的任务,而且广大的投资者对投资其实并没有深入和清楚的了解。很多投资者觉得,我看了很多媒体报道,看了很多股评电视,甚至每天比去单位上班还忠诚地去券商营业部看盘,我已经非常了解投资了,没有道理我不赚钱啊?但很多时候这些繁冗的信息非但没能给投资者带来更有见地的投资理念,反而助长了投资者过度自信的倾向。

心理学家 在很多喜好赌马的国家和地区都进行过下面这个有趣的实验,研究者试图通过给赌马的人提供更多的信息,来研究额外信息对于人们的预测能力和决策的准确性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传统的想法是学习很重要,学的越多,知道的越多,就越能做出好的决定。

心理学家对参加实验的两组不同的人群提供了不同种类和数量的信息。大家知道,除了运气之外,赌马的确也是一项有高度技术性的活动。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对马匹、骑手和对手都有了解。

譬如,你需要了解这匹马或者它的对手们的一些重要的信息,包括马的年龄、血统、过往业绩等。同时,你也需要了解有关于马匹训练师的信息,包括赛马师最近的身体状况和比赛结果,以及有没有受伤记录和比赛风格等。从某些角度来说,赌马要求的专业水平可能不亚于炒股所要求的专业水平。而赛马活动中被暴露出的某些违禁药品和操控比赛结果的手法,似乎也让人想起股市中的盈余管理和内幕交易。

总之,赌马的人可能会需要多种专业信息,乐于此道的心理学家也会给不同参与赌马实验的人群不同种类和数量的信息。对有的游戏参与者,研究者会给他们提供5种信息,有的提供10种,也有些参与者会从实验组织者那里获得20种,甚至40种不同的信息。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是,给不同参与者不同数量的信息,会不会影响参与者对赌马结果预测的准确程度。

结果发现,那些获得较多信息的参与者(20种或40种信息)确实比那些获得较少信息的参与者(5种或10种)对自已预测的准确性更有信心。然而,这些更有信心的参与者对赛马结果做出的判断却并不比那些获得较少信息的参与者更加准确。股票投资其实也是一个类似的过程。信息可以助长投资者的信心,但并不能帮助投资者提升自己的业绩。像我们在之前讨论的,投资者有可能在过度自信的影响下,过度交易或者仓促交易,反而影响了投资者的收益。

作者举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如果大家居住在上海,想一想自己的投资组合里面有多少股票是上海本地的公司如果你是来自浙江,自己投资组合里面又有多少是来自浙江本地的公司;如果大家是从事影视、技术和金融行业的话,看看大家自已投资组合里面有多少是自已相关行业里面的股票?毫无疑问,我们都会投资于自己熟悉、了解、知道的东西,这在一定程度上跟信心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对这些情况更了解,投资的时候更有把握,更有信心。但是投资本地公司的股票或者本行业的股票是不是真的明智?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有些信息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做决定、做预测,但是与此同时,你获得的信心越多,你越会过度自信,可能会导致你更草率地做出一些决定。有的时候,能意识到自己缺乏应有的信息或是对某些公司缺乏了解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正是通过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投资者才有可能意识到投资的难度和市场的风险,才可能回避因为过度自信而导致的草率的投资决定。

总体而言,证券投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学习过程,正是因其复杂性,导致投资者很难正确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比较谁确和有效的判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完全没有学习的可能。根据作者本人及其他学者的研究,投资者确实在投资过程中会获得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在动态的环境里逐渐地学习、逐渐地步。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5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