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美国很多公司的高管也意识到了公司董事会包括美国国会都对他们越来越关注,而通过现金或者股票对自已激励或者补偿的方式,不但在税收方面没有优势,而且容易招致社会上的关注。所以,公司高管逐渐学会了采取在职消费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根据对美国高管在职消费的调查,67%高管的在职消费包括社交派对和聚会,55%包括公司配车,33%包括离职的黄金降落伞安排,17% 包括个人财务管理咨询,10% 包括配偶的差旅费用。由于美国人力成本高昂,所以其实这些服务很大程度比需要缴税的税前收入来说,对高管更加实惠。公司为高管提供用车是相对普遍的,很多公司还提供私人商务飞机或者直升机的服务。除此之外,很多公司都会为自己的高管长期租用非常昂贵的公寓,这一点在很多国际投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屡见不鲜。费用呢,说到底都是由股东埋单。
根据非营利机构的调查,在2010年的时候,盖帝信托公司(Getty)的一位高管曾要求公司给他购买一辆保时捷卡宴作为他的公务用车。还有,美国大型连锁店梅西百货公司(Macy's) 的CEO要求股东出8.7万美元将他的悍马吉普车改装成完全防弹的,有人说他这辆车其实比坦克还要坚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CEO韦尔奇退休之后,为其提供终身房租,他在纽约的公寓租金高达每月8万美元。还有在美国的维亚康姆公司(Viacom) 在合并之后,由于两位高管都要搬家,所以在搬家之前,虽然他们仍住在自已纽约的家里,但是公司为他们提供了“临时住房补贴”,使他们分别从公司获得10万美元和4万美元的房租。有人戏称,这是最轻松的“搬家”了。
这就是在职消费的“魅力”。
美国的大陆航空公司,给所有的董事提供终身可以免费乘坐美国大陆航空公司航班的福利。公司同时还保证,如果董事去世之后,他们的家庭成员每年还可以继续享受10年每年1万美元的大陆航空公司的飞行礼券。美国的谷歌公司也以名目众多的、新奇的在职消费福利而著称。谷歌公司每年支付130万美元向美国航空航天局租赁一个公司附近的飞机场跑道,用于谷歌公司高管的私人飞机的起降。这每年130万美元的费用,自然是完全由谷歌的股东来承担。这就是我们讲的“损人利己的高管”的在职消费。
再讲一些比较极端的案例,美国有一个泰克电子公司(Tyco),这个公司后来因为财务欺诈受到美国证交会的起诉,我们讲的这个事件的E角也因为这场证券欺诈和财务造假受到起诉,现在正在监狱里服刑。他在担任泰克电子CEO的任期中,经常利用公司支付的方式给自己提供消费。有一年,他以特殊股东大会的名义,邀请了75位好友在意大利的撒岛给他太太庆祝生日,并且还花费25万美元邀请了一位著名歌星专程飞到撒丁岛为大家表演。活动的花费总额是200万美元,而所有的费用都由股东承担。此外,媒体还爆料,他在装修自家公寓的时候,用公司的资金购买了一根价值6000美元的由黄金漆成的挂浴帘的杆子。可以试想,连这种物品;都可以让公司支付,那基本上没有什么是不可以通过公司的在职消费满足了。
如果你觉得以上所描述的在职消费太离谱,那下面还有更离谱的美国家政女皇玛莎,斯图尔特(Martha Stewart)所在的上市公司为其支付了260万美元以保留她的私人别墅,公司每年还会给她支付5万美元用于提供周末服务的司机和车辆; A&F 公司给CEO迈克尔,杰弗里(Michael Jeffreis)支付了400万美元的特别奖金,以劝说他放弃之前公司承诺的无限量的商务机旅行计划:美国西方石油公司每年向其CEO雷.伊兰尼(RayIrani)支付39万美元以提供个人理财顾问服务:拉斯维加斯金沙赌场公司向其总经理谢尔登。阿德尔森(SheldonAdelson)提供价值245万美元的保安服务,并且以600万美元的价格租赁两架波音747客机供阿德尔森使用等等。
在职消费除了肥了高管、苦了股东之外,还有什么害处呢?研究者用私人商务飞机服务作为公司为高管提供过度的在职消费的证据。于是,有研究表明,在美国1993-2002年这10年里面,美国的财富h百强公司中,有不少为高管提供了私人商务飞机服务。公司能够提供这么慷慨的在职消费,一方面说明这些公司赚了很多钱,有很多的自由现金流,却没有把这些钱返还给股东。另方面,这也说明这些公司高管在公司运营里面有非常大的话语权,他们可以说服或者要求公司给他们提供比较过分的个人福利。但是这项研究发现,无论是何种私人服务,服务提供越多,公司给股东的回报就越差。
这就说明,不受约束的在职消费既不能给公司高管提供很好的激励,同时也浪费了投资者的大量财富。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公司高管个人获得了很高的收益,但是公司股票的表现却较差,公司股东的投资收益也相对较差。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职消费给公司高管带来的是好的享受,给公司股东带来的却是比较差的回报。
还有公司高管以企业的名义向社会进行募捐的现象也时常可以见到。高管们将资金捐给他们所支持的慈善机构,或者给体育场冠名。比如原来姚明所在的休斯敦火箭队的主场丰田体育场,就是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来命名的。要给体育场冠名,公司必须向这些体育场购买冠名权。根据研究表明,这些给体育场冠名的公司,其股票表现和同类公司相比,在冠名后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