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关于有效市场的争论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学术上的财务经济学家把自己分成了三个阵营,有些人倾向于市场有效,有些人相信行为金融,还有一些人(或许是大多数人)并不信服任意一方已经赢得这场争论。现在的情况和20年前市场有效性遭到挑战的时候当然是不同的。而且这里的争论可能是金融经济学里面最有争议性的领域。只有在这个领域,成名的金融学教授才会因为某一想法争论得不可开交。
因为争论,我们的教科书或是任何其他教科书似乎都不能轻易地解决不同观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把=两个心理原则,即代表性和保守主义,与股票收益联系起来,说明各个阵营之间的不同。
代表性
这个原则意味着过分重视小样本的结果,就像有的赌徒认为轮盘连续几次都转到黑色就会使得下一轮出现黑色的可能性比红色更大。金融经济学家认为代表性导致了对股票收益的过度反应。我们前面提到的金融泡沫很可能是对新闻的过度反应。在20世纪90年代末网络公司表现出短期巨大的收入增长,使得许多人相信这个增长将会无限期地持续下去,这时股价上涨得过高。当投资者最终意识到这种增长并不能维持时,价格暴跌。
保守主义
这个原则说明对于新的信息,人们调整信念的过程过于缓慢。一个由这种类型的投资者组成的市场将导致新的信息出现时,股票价格反应不足。关于盈利意外的例子或许可以说明了这种反应不足。公告正的盈利意外时,价格缓慢上升;公告负的盈利意外时,有类似但相反的反应。
学术观点
不同阵营对这些结果有不同的观点。有效市场的信徒强调代表性和保守主义对股票价格有相反的作用。他们会问哪个原则在特定的环境下应该占主导地位。换句话说,为什么投资者对网络股的信息过度反应而对盈利的信息反应不足?有效市场的支持者说除非行为学家可以令人满意地解答这两个问题,否则我们不应该放弃市场有效性而支持行为金融。此外,行为金融的支持者看待这些东西稍微有点不同。首先,他们指出,市场有效的三个理论基础在现实世界中似乎并不存在。其次,真是有太多的异常现象,它们中许多都能在样本以外的检验中得到重复,不同意把这些异象仅仅当成是偶然事件的说法。最后,尽管该领域还没有断定为什么过度反应或是反应不足在某一特定的情况下应该占主要地位,但是在短时间内已经有很大的进展。
总的来说,我们在解释异象的时候需要抱着谨慎的态度。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异象是指那些实际市场收益率商于我们对收益率的估计值的情形。而我们通常采用的计算期望收益率的模型就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或是CAPM的拓展模型)。因此,对于市场有效性的检验就会是对于特定的资产定价模型(如CAPM)以及市场有效性的联合检验。因此,如果有任何异象非常显著,而且可以预测市场收益率,它可能是因为这种异象可以作为风险的替代变量,而且相较传统的单独风险度量指标更有解释力,也有可能是因为市场的无效。
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Fama和French发现有一些异象非常普遍,而且也非常显著。但是,他们指出许多显著的异象都可以视作为风险的替代变量。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很难准确地知道一项异象的产生有多少是因为风险,还有多少是因为错误的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