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刻机全球第一龙头AMSL计划向英特尔和台积电交付其最新研发的顶级EUV光刻机Hign-NA。
据悉,这款光刻机售价约高达27.54亿元,不仅能够用来生产2nm先进芯片,在未来10年还都将保持全球领先。
与此同时,SK海力士和三星正在计划将金属氧化物光刻胶(MOR)用于DRAM内存的量产工艺来提高芯片性能并降低成本。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光刻是芯片生产中技术门槛最高的环节,光刻机和光刻胶,一个设备,一个耗材,在国外龙头悄么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得奋起直追才行。
国内光刻机上市公司相对稀缺,光刻胶相关公司数量却并不少,强力新材、华懋科技、容大感光、南大光电、艾森股份、彤程新材、上海新阳、鼎龙股份、晶瑞电材、双乐股份等几十家均有相关概念。
不过,既正宗,业绩增长又好的没有几个,南大光电、彤程新材、容大感光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前俩我们之前都分析过,今天主要看容大感光。
容大感光可以说是国内最专业,也是最专注的光刻胶公司。
光刻胶分为PCB光刻胶、显示用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全球范围内三类光刻胶规模大差不差,但国内PCB光刻胶占主导,2022年占比达94%,面板光刻胶占比仅3%、半导体光刻胶占比仅2%。
容大感光始终以光刻胶为主营业务,涵盖PCB光刻胶(湿膜光刻胶、阻焊油墨、干膜光刻胶)、特种油墨、显示用光刻胶以及半导体光刻胶(i线和g线光刻胶)及配套化学品等。
2023年容大感光95.67%的收入都来自于PCB光刻胶,来自显示用光刻胶及半导体光刻胶的收入占比还很小,仅有3.4%。
和南大光电、彤程新材相比,这也是容大感光的主要劣势所在。在半导体光刻胶中,g线和i线光刻胶需求占比分别为16%和10%左右,比KrF(34%)和ArF(38%)低很多。
并且国内g线和i线光刻胶国产化率大约10%,相较于KrF 和ArF仅1%国产化率也比较高。而南大光电、彤程新材、鼎龙股份等研发主要是KrF 和ArF光刻胶。
不过,容大感光本身并不缺成长性。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PCB光刻胶。
大家不要觉得我国PCB光刻胶市场占比高,国产化率就高或者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PCB光刻胶又分为干膜、湿膜和阻焊油墨。
其实,我们也只是在湿膜光刻胶领域有绝对优势,国产化率超90%,容大感光市占率约40%,基本处于国内第一的位置。
但阻焊油墨的龙头仍是国外公司太阳油墨,市占率高达50%,干膜光刻胶更是高度依赖进口,并且制造难度高,因此PCB光刻胶仍存在国产替代的逻辑。
国内除容大感光外,福斯特和初源新材是主要竞争者。容大与它们相比,竞争力是比较强的,有湿膜和阻焊油墨的技术基础,产品已应用于骏亚威尔高、志浩、雅信达、志博信、弘高等公司。
并且公司正在建设珠海生产基地,将会增加1.2亿平米干膜光刻胶的产能,是业绩增长非常大的一项驱动力。
况且,PCB光刻胶总体需求也在上升。在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信等的带动下,PCB正在向高速、高精度和高密度发展,有望增加对PCB光刻胶的需求。
显示用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
目前,容大感光显示用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营收规模还小,但同时也说明上升空间也大,它们俩合计占约光刻胶市场的50%。
显示屏幕在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电视等家电中都有应用,半导体光刻胶需求也不用多说。虽然g线和i线光刻胶相对低级,但10%的国产化率也并不高,仍有广阔的替代空间。
容大的显示用光刻胶及半导体用光刻胶已经进入TCL华星、莱宝高科、三安光电、扬杰科技、华微电子等公司的供应体系,高世代面板生产线也正在加快推进。
此外,其新建的珠海工厂也将会增加1.53万吨显示用光刻胶及半导体光刻胶的产能,不仅可以彻底缓解唯一生产基地的产能压力,达产后预计会给公司带来14亿元左右的营收和1.4亿元左右的净利润。
2023年以来容大感光在财务方面的表现也相当出色。
不仅业绩呈现增长趋势,2023年在消费电子、通信等下游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容大感光仍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8.7%,净利润同比增长62.25%的成绩。
2024年一季度增幅更大,实现营收2.05亿元,同比增长24.06%,实现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增长103%,这是大多数光刻胶公司没有的表现。
盈利能力也大幅增强。2023年公司毛利率达到35.96%,比2022年的28.54%上升近8%。除了原材料下降的重要影响外,公司高技术含量产品出货占比上升也是重要原因。
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和净利润均创近几年历史新高,实现毛利率38.56%,净利率17.75%
6月7日,容大感光拟增发2.45亿元用于高端感光线路干膜光刻胶建设项目、IC载板阻焊干膜光刻胶及半导体光刻胶研发能力提升项目等。
增发短期内可能会对公司热度产生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提高公司技术水平和盈利能力,从而打开成长天花板。
总之,容大感光是光刻胶领域,概念和业绩兼具的公司,近期的盈利能力也有大幅提升,未来当然不缺乏成长性。
以上仅作为上市公司分析使用,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