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QDII发行主体之间的比较
目前国内能够参与QDII产品发售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基金管理公司与保险公司。自2007年9月,南方基金QDII产品推出以来,基金系QDII受到投资者的狂热追捧,其首日认购金额屡创新高,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更是一举突破千亿元人民币大关,创出基金QDII首日认购金额的新高。与此同时,各家商业银行也不甘心拱手让出QDII市场加快了各自QDII产品的步伐。2007年9月下句以来,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纷纷推出了最新款的产品。另外生命人寿保险公司也即将推出国内首款全球配置的投连险产品。
商业银行
2007年5月,银监会出台新办法,允许银行系QDII投资香港股票,这一新规定一举改变了此前银行系QDI只能投资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扣除汇兑损失后收益不佳的局面。目前银行系QDⅡ产品(见表4-1)可集合境内机构和个人的人民币资金,一定额度内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以及股票在内的组合证券投资,主要投向港股市场。银行QDII中虽已推出挂钩股指的结构性产品,但其最终收益率并不简单随股指变化呈正相关变动。
表4-1银行系部分QDII产品概况
基金管理公司
相对银行QDII只能投资港股的局限,基金QDII产品(见表4-2)则可以进行“全球配置”。目前已同证监会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境外监管机构达3家,涵盖了全球主要资本市场。
从已经发行的基金系QDII来看,它们同样都属于股票型基金,投资范围是海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和股票基金。目前全球资本市场都处在相对高位中,很多发达国家、地区牛市的启动要比A股早很长时间,从分散风险的角度来说QDII其投资价值,但是单纯从低市盈率的角度就得出某一个海外市场的股票市场风险会小的结论就太草率了。
在基金招募说明书中可以看到很多QDII的业绩比较基准为MSCI全球指数,该指数在过去的5年中年平均涨幅为18.4%,但与近两年A股的惊人涨幅相比显然逊色很多,期望QDII取得年度翻番收益的投资者一定会大失所望。
另外,通过对以上银行系与基金系QDII产品招募说明书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类产品有以下区别:
从资产配置方面来看,银行QDII产品投资股票资产不得超过50而基金QDII没有此限制,因此相对而言,银行QDII产品的风险较小更加适合那些稳健型投资者投资。
从流动性方面考虑,基金QDⅡ的流动性比银行系QDII高,在封闭期过后投资者可以自主决定并可以每天申购、赎回,而银行系QDII般是由银行决定产品提前终止,部分产品也只是在固定时间比如一周或者一个月开放一次。不过目前已经有部分银行QDII产品可以同基金产品一样做到在每个工作日赎回和申购。
表4-2基金系QDII产品情况
从风险与收益上看,倘若境外市场走牛,基金QDII的收益将十分可观,例如华安国际配置基金试运行期间的年投资收益率为10.55%。相比之下,银行QDII即便挂钩股指,也最多获取预先设定的最高收益率。
从风险上讲,基金QDII与银行QDII中的结构性产品,都有不及储蓄存款收益的可能性。值得一提的是,QDII属于代客境外理财,本不应保本,却出现了代理人争相承诺保本的现象。此前,建设银行首期QDII产品承诺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