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向左,科创板向右?
本周,某家大型券商科创板主题论坛的现场热闹非凡,大部分会场都座无虚席,甚至连站着听都要提前卡位。
论坛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碰到了一家曾在新三板市场投资规模靠前的基金公司的投资负责人,寒暄间试图了解一下该公司目前在新三板市场的近况。
该负责人打断了记者:“忘记新三板吧。我们过去两年虽然投成了几单 IPO,但剩下很多精力都放在了处理在新三板踩的雷。科创板出来后,我们有了新的投资方向,之前一些基金也转到科创板,有一些私募也希望借我们的通道投资。我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各地飞,看科创板的项目。”
一位在新三板市场摸爬滚打六七年的券商人感慨,如今在科创板活动上能碰到不少新三板圈的熟面孔,只不过大家对新三板都闭口不谈了,科创板是新的追求。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资本市场发展总有周期,在科创板有多少曾经的“三板人”重新上路。
分析师换轨
2018年各家券商在新三板领域研究供给大幅下滑,而2019年券商新三板研究已经近乎停滞,数月以来再未有出现过一篇有关新三板公司的报告,更多都是新闻摘录和数据汇总。
“一些周报和汇总就是为了应付一下,现在没有多少团队还在看新三板公司了。”沪上一家券商原新三板团队的分析师表示。
有的团队转型看行业,有的团队离开研究领域转向私募,还有的团队坚持到2018年末时看见了科创板投来的光。
“科创板消息刚出的时候,我们团队就开了个会,分管研究的领导也让我开始兼看科创板。”北京地区一家中小型券商新三板研究负责人林海(化名)回忆。
林海告诉记者,目前其负责的新三板研报只保留周报,其他内容已转向科创板。
选择跟踪科创板既是形势所迫也是个人选择,现在的新三板研究团队面临一个问题便是给谁看,而科创板创造了新需求。
“尽管还有一些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在新三板里博弈,但这些群体并不是我们提供研究的对象,这些投资者也不会为我们的研究埋单。”前述沪上地区券商分析师指出。
而转道科创板研究后,“无米下炊”的尴尬局面很快缓解。“营业部的需求很大,最近几周我们都在营业部安排的客户见面会上,有中小投资者的会,也有高净值人群的VIP 晚宴,解答投资者各类有关科创板问题。去营业部的时候我们已经隐去了新三板研究的部分,只保留了科创板研究的部分。”林海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一些转道研究科创板的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其在科创板企业的研究上有独特优势。
“现在科创板申报的企业里,有接近三成的企业都来自于新三板市场,其中一些企业我们也打了多年交道。新三板是科创板、拟 IPO 巨大的储备库,有这样一个连接,我们的研究具备有一些其他团队不具备的优势。”北京地区一家中型券商原新三板领域研究总监认为。
做市商期待
研究换领域,投资赶热点。科创板的到来,也让部分新三板做市从业人员完成了职业方向的转换。
“我们现在做两件事,一件事就是尽可能把手中的存量票出掉回笼资金。另一件事就是挖掘市场现在潜在科创板投资标的。目前申报的很多优质项目我们很难投进去,但接下来的在新增项目还是想分一杯羹。”北京地区一家小型券商自营部门做市商人员刘波(化名)透露。
刘波和他的领导告诉记者,目前想赶紧从新三板市场中撤出来,彻底转到科创板的投资中,哪怕先从一些新三板企业的科创板项目开始。
而三板一些留守做市人员还有另一项期待,这便是科创板未来可能会采用做市交易方式。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提出,目前科创板股票交易实行竞价交易,条件成熟时引入做市商机制,做市商可以为科创板股票提供双边报价服务。
“做市交易在国内股权市场只有新三板尝试过,之前沪伦通和 CDR 也都提出过要采用做市交易制度,但最终都没实现。如果未来科创板采用做市交易方式的话,我们这些有做市经验的从业人员肯定是最先被考虑的对象。”沪上一家大型券商做市部门人士表示。
事实上,在科创板重新上路的“三板人”并不仅有分析师、做市商等,还有投行人士和各路投资机构甚至是新三板企业,他们都是资本市场发展换挡大时代的缩影。
“从制度实验角度来看,新三板阶段性历史使命已经完成,科创板吸取了很多新三板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但坚守新三板只有情怀并不够,市场各方都需要更能够实现和兑现自我价值的地方,科创板是一个好去处。”北京一家大型券商前新三板业务条线负责人张阳(化名)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