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基金會的持股,絕不會影響波克夏董事會,在股利、股票回購、及發行新股方面的決策。我們將遵循與過去完全一致、持續提供著啟示的規則:長期而言,什麼行動極可能帶給股東最佳的成果?
在去年的股東信中,我描述過象徵性的既得利益家族-也就是持有所有美國企業股權的所有民眾,企圖以違反生產原則的方式,支付給「幫手們」愈來愈高的佣金及費用,來增加投資報酬率。悲哀的是,這「一家人」在 2006 年,仍然持續往自我毀滅的路前進。
股东
這一家人執迷不悟地做傻事,部份是對於可獲得的回報,懷抱了不符實際的預期。有時候,這類錯覺完全是自導自演出來的。舉例來說,透過一些似乎遙不可及的投資假設,私人企業的退休金計劃,可以暫時將獲利數字美化;而政府的退休金制度,也能將原本應增加的稅負,予以延後。精算師與審計人員,也在這些手法上同流合污,因為真正的結果,要幾十年後才看得到。(屆時,這些誤導全世界的企業執行長、及政府首長,早就消失無蹤了。)
同時,華爾街也持續以績效來吸引這一家人,為他們緣木求魚的願望來加油添醋。這個不幸的既得利益家族,以為只要支付了持續升高的費用,家族中所有成員,就能獲取優於平均投資績效的想法,深信不疑,。這就像大人版的渥布岡湖(Lake Wobegon)故事一樣。(譯按:此為根據一本1985 年小說 “Lake Wobegon Days” 所流傳的故事。小說裡,住在這個地方的每一個孩子,都有優於平均的表現。)
在 2006 年,前述的承諾、及費用都創下了新高。機構投資人的錢,如洪水般湧入這些以 2 又 20 的方式收費的一群人。對這種收費方式一無所知的人,容我作一番解釋:這是種一面倒的系統,因為即使毫無績效表現(甚至是大幅虧損),每年仍需繳交本金的 2%給基金業者;此外,只要是基金公司的績效為正數,就必須付給它們獲利的 20%,即使這樣的成績完全只是看大盤的臉色。舉例來說,某年績效為10%的基金,就可收到 3.6%(2%管理費,以及 10%扣掉 2%後的 20%)的費用,而投資人將只剩下 6.4%。對於一支 30億美元的基金來說,此一 6.4%的淨「績效」,將為業者帶來 1.08 億美元的收入。對業者來說,這根本就像金礦一樣,因為一般的指數基金,就算年報酬率高達 15%,投資人也只付出象徵性的費用而已。
這種無論賺賠、堅持都要收費的古怪方式,註定了既得利益家族逐步走向貧窮的命運,若他們從未聽說過這些「超級幫手(hyper-helpers)」,就不會如此悽慘了。但即使如此,此一 2 又20 的模式還是繼續蔓延。這種現象讓我們想到一個英文古諺:「當有經驗的人,向有錢的人提議一項交易,最後的結果多半是,有錢的人將學到經驗,而他的錢則進了有經驗的人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