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央行,同时也是政府养老基金的管理者,其SWF持有的股票数最多、地域性最广,也表现出同样的走势。截至2008年4月,它所持有的4800个股票中,前1200家市值最大的公司占组合份额高达91.43%。挪威央行主要持有的股票有:美国的埃克森美孚,通用、微软;英国石油公司、汇丰控股和沃达丰电信;欧洲的雀巢、诺基亚;亚洲的中国移动、丰田汽车和三菱商事等。这1 200家公司的平均市值高达300亿美元。而其他持有证券组合的SWF,如阿联酋和科威特,也经常持有与其他SWF相同的公司股份,这也表示他们有类似的风险偏好。
一般看来,资产组合通常能反映交易活跃市场的收益并且不需承担过多的风险。基于对市场上最大几个SWF所持股票的分析,他们所持证券的风险并不高于一般的股市参与者。
资产组合中持有的不仅仅是股票。如上文所提,因为SWF创立之初就有既定目标,即在一个区域内进行低风险的投资。从美国财政部、国际金融统计等数据来看,可以估计出新加坡和挪威SWF中的债券持有量(见表4. 15)。
从债券在其资产组合中占了较大比重可以看出SWF对低风险债券的偏好。比如,在挪威5WF中,对债券的投资比重接近55%。根据统计,2001 年挪威SWF总资产的59%投资在债券上,而到2005年这个比重下降到54%。此外,同时期工业国债券在所有债券中占比也从98. 85%降至96. 86%,地区性的债券投资却从57. 88%上升到66.11%。再者,挪威SWF的资产与其外债投资保持近平一致的增长。2001年挪威的SWF在挪威的整个外债中占比65.85%,而到2005年仅下降了0. 01%保持在65. 84%。
据统计,在如今规模总计超过3万亿美元的SWF中,有1 200-1 500亿美元投向了私募股权投资,约为私募行业中所有可用资本的10%。尤其是近年来,各国的SWF纷纷涉足私募股权领域。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于私募股权的历史悠久,如创立于1960 年的科威持投资局运用石油收入进行股权投资,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成立于1974年,拥有的投资组合价值高达1000亿美元,1981年成立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拥有价值超过2 000亿美元的海外股票、债券和房地产。
而主权财富基金之所以引起各国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投资公司在筹备期对美国黑石集团的-笔投资。黑石集团是当时美国也是全球最大的PE机构,掌管的股权基金高达800多亿美元,在全球投资的企业超过110家。而中国投资公司的管理资金规模高达2000亿美元。2007年6月23日,黑石集团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主板。而在黑石集团上市前的5月份,仍然处于筹备中的中国投!资公司斥资30亿美元,购入黑石集团大约10%的股份。这是中国SWF的第一笔投资,也是其与最大PE的合作,自此投资开始,主权财富基金受到了更多关注。
在众多主权财富基金中,淡马锡的运作较为成功。其成功的经验可概括为:政府资金委托私人管理,像私营企业一样运作,将政府看成惟一LP,切断政府相关部门与私营公司的联系,完善投资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等。并且,从谈马锡自身的发展来看,增加对PE的投资可以看作是直接控股上市公司的有益补充。
据了解,淡马锡此前就不断通过私人资本运营基金间接投资中国企业,如淡马锡曾先后投资了CITIC Capial China Partners (中信资本)和Hope Fund (厚朴基金)等新设立的私人资本运肯基金,并且在淡马锡的帮助下,这些基金的市场表现都得到了强烈反响。如今年5月12日淡马锡控股的厚朴基金接手美国银行135. 09亿股中国建设银行IH股股份,总价高达73亿美元,成为香港开埠以来规模最大的股票配售交易。
在2009年里,像大多数投资者一样,SWF也遭遇到全球经济卜滑的冲击,纵然遭受到了损失,但SWF的资金池依然庞大,32200亿美元的规模仍比2008年的30500亿美元有所增长。更重要的是,大约有一半的swF投资于私募领域,在2009年里这个比重保持稳定。越来越多资合的流入必然加大对PE的影响。可是我们同时也发现,相较丁早期为平缓经济波动而做出的一些被动投资,SWF正在不断加强对PE的主动投资。
不管SWF在将来的角色如何变化,只要保持对PE的投资,PE公司都将从中获益。许多主权财富基金经理人认为PE将依然作为他们投资组合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投资在SWF中所占的比重还有可能上升。可见,在全球资本市场上,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并不是取代了私募,在更多的情况下两者保持着共同投资者的合作关系,并且在全球并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