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A股市场出现了值得注意的变化:一些次新股股价出现瞬间暴跌,多只个股上市次日便跌停,而更具特点的是:王力安防、嵘泰股份两支个股居然在开盘当日的集合竞价时间直接打到跌停。这当然会使在一级市场认购到该新股的投资者出现浮亏,但这并非坏事,而是好事。
历史地看,除2005年前,A股市场因担忧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不利于散户股民而走熊并导致新股“批量破发”之外,30年来,“新股不败”几乎是A股市场铁律。也正因这一铁律严重扭曲市场定价,所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一直是A股市场上老生常谈,但始终没能得到有效解决。现在,注册制改革来了。作为A股市场系统性改革的过程,“新股不败”能否在此过程中被有效打破?现在看,不仅有希望,甚至可能已经开始。
鉴于“新股不败”严重破坏市场定价功能,所以它实际是A股市场毒瘤。历史地看,什么原因导致“新股不败”?第一,公开发行股市一定是“增量发行”,而增量发行的股份规模很小,以至市场供不应求;第二,存量股份不能流通,以至于流通股规模过小,股价易被操纵,大起大落;第三,按照新股上市当日的交易规则,新股开盘的瞬间,发行价附近只有需求,没有供给,以至极小的需求便可以大幅推高股价;第四,监管机构干预新股定价,其市盈率只能在20倍附近。
正因如此,导致所谓“新股不败”之表象,但它却严重扭曲了市场。第一,导致市场大量资金向股票一级市场堆积,甚至是以短期借贷资金追逐,这必然严重拉高股票一级市场价格,并使得股票在发行过程已经失去价值而被垃圾化;第二,鉴于新股上市之后,在发行价附近供给过低(没人愿意不赚钱就抛出所购新股),于是导致新股上市后股价疯狂跳涨,直至新股投资者心满意足之后抛出股票并逐步达成供求平衡。
一只新股被两次恶炒后的结果是什么?第一,构成“新股不败”现象,这说明A股市场新股发行之后的一段时间,新股购买者的风险极低、收益极高;第二,当新股上市一段时间之后,供求达成相对平衡之后,漫漫长跌开始,风险巨大,收益极低。第三,投资者一级市场闭着眼睛买股票,风险意识为零;第四,把新股当成利益输送的工具,铸就市场腐败。这样的现象长此以往,“涨过度”之后必然是“跌过度”,暴涨暴跌的背后必定是国家资本定价功能的丧失、是垃圾股也可以上市圈钱甚至被市场爆炒的过程。
更严重的问题是:新股畸高的溢价势必诱导“实业家金融化”。他们放弃踏踏实实做企业的信念,放弃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的初衷,而钻进玩弄资本价格、为自己套取更大利益的死穴,近而从宏观角度伤害国家经济和百姓利益。还有,过多上市公司更多贪婪于资本玩弄,势必大幅提高监管成本,而且监管效果打折,最终恶性循环。
注册制可以切除“新股不败”这颗毒瘤吗?很有可能。但仅仅是因为发行价格不再受到监管干预、注册制带来更多新股供给所致。现在看,新股发行价格畸高,似乎已经引起市场投资者关注,而买入新股是否还能“无风险赚钱”?至少,现在风险大多了。当然,如果高价发行的股票在上市后涨不动不说、还出现“批量破发”甚至如上述两只新股“集合竞价就暴跌”,那“新股不败”的毒瘤势必切除。第一,一级市场上的资本其理性会大大增加,再闭眼买新股可能会输得很惨;第二,一级市场需求会大大减弱,而新股发行价也会随之下降。
但不能不指出:仅仅凭借放开新股价格和加大供给数量去切除“新股不败”的毒瘤,可能会让市场付出巨大的代价。因为,发行价从畸高到正常,这可能是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在牛市过程中,一级市场需求萎缩的速度不会很快,毒瘤的毒性也不会很快消失,从而在未来很长时间继续伤害市场,继续监管成本和监管效果的恶性循环。
所以,不能指望一切都用供求关系解决问题,而关键依然是:建机制,让市场规则更加符合市场规律。针对新股发行制度,关键要解决“新股上市之后的一段时间,谁有义务卖出股票,充当市场供给方”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能通过制度安排加以解决,新股被恶炒的可能性将始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