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万亿美元的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被国会正式通过之后,美国财长耶伦接受了美国广播公司《新闻一小时》采访,针对就业、财政债务、通胀水平等市场最为关切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她表示,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体现出市场参与者对美国经济复苏预期的增强,而不是通胀担忧加剧的信号。耶伦的看法和鲍威尔如出一辙。此前,鲍威尔两次讲话均表示:国债收益率上升是美国经济恢复的体现,美联储认为,当下通胀有所抬头仅仅是“暂时现象”。
财长和美联储主席两位“权威级大佬”的表态,当然是为了安抚市场情绪,当然是为了打消近期对美债收益率飙升的市场担忧。但需要看到的是:美联储政策转变之前,支撑美国股市的动力必须切换到“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关注”,而绝非“继续关注美联储提供的流动性”。
从美国股市近期的走势看,这样的切换似乎已经开始或正在进行,至少大家没有看到美股出现所谓“泡沫破灭必然出现的暴跌”。需要解释的是:疫情在美国暴发之后,美国股市不跌反涨显然已经泡沫化了,但为什么美国经济当局却更加精心呵护股市,而不是像“一般人公认”的那样:是泡沫就得让它破,破的越充分市场越健康?
历史地看,当年荷兰人为了分散远洋贸易的风险,攫取远洋贸易的超额收益,发明了股份制、股票和股市。那时,远洋船队的股票是否存在泡沫?当然,在船队出海未归之时,谁知道其股票能够带来多大收益?但是,当荷兰因此而成为“海上马车夫”之后,此前被认为泡沫的股票还存在泡沫吗?同样的道理后来反复实践,包括铁路股泡沫、互联网泡沫,以及当下的高科技股泡沫,当铁路撑起国家经济、互联网从亏损变巨额赢利之后,这些泡沫还是泡沫吗?
由此可见,股市的功能绝不仅仅是经济的晴雨表,它更是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经济动力和工具。历史证明,往往是先有股市动力,然后才有经济变局。
目前所有发达国家都在精心呵护其股票市场,因为他们知道:失去了股市动力,他们将在这场“科技竞争主导的经济变局”中失利。所以此时此刻,他们无惧泡沫,等到再次足以领跑、垄断全球科技核心并以此赢得经济未来之时,回头再看:今天的股市泡沫还是泡沫吗?
反观中国,只要股市一涨,立即“泡沫论”横飞。难道这些人真的不懂股市的历史?真的不懂股市对中国经济现在和未来的重大战略意义?或许他们是好心,担心泡沫破灭对中国金融、经济构成不良影响。但同样是股市的真实历史:对经济构成严重破坏的股市泡沫,如一些人嘴里常说的“密西西比泡沫”“南海泡沫”等,其实都是因为欺诈引发的股市泡沫,也是因为“欺诈式泡沫”而导致股市信用尽失,近而导致信用收缩而破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