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连续第五天了,A股市场一天强似一天,大有底部井喷之势。看到许多文章分析原因,无非是:货币相对宽松,低利率之下信贷增速提高,以及二季度经济增长转正预期强烈等等。但这样的情况似乎并非今天才有。但毕竟是“量变到质变”,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各路资金的持续加仓,已经预示着股市“早晚有一天爆发”,要不是新冠病毒的阻断,这一天应当提前,而且会平缓得多。
中国股市有个规律,所谓“5穷、6绝、7翻身”。但今天这样的“7翻身”也太有点戏剧性,甚至带有“憋太久而报复”的韵味。如果从2018年5月算起,以上证指数为代表的A股市场已经在3000点之下宽幅震荡了25个月,而此间境外股市该调不调、屡创新高,实在让A股投资者郁闷。
不过,从根本上说,此次带有“井喷”特征的A股市场,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北京疫情反弹被快速控制。毫无疑问,目前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压制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就是新冠疫情。全球最具实力的美国,疫情二次爆发比第一次还厉害,目前已达日超5万人级别。在此背景下,给人最大的担忧是中国会否因为北京疫情,再次让中国经济身陷衰退。但北京仅用了20多天的时间便控住疫情,从而让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平添信心。
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股市长期被低估。不管6月份数据给美国经济带来多少欣喜,但疫情二次爆发,30多个州先后重新关闭,这势必再给美国经济重重一击。在此背景下,美国股市坚挺不跌,实际意味着泡沫越发严重。相形之下,中国A股长期低位徘徊,甚至有“过于干瘪”的韵味,所以,中国面临资产价值重估,尤其是核心资产价值必须、必然面临新一轮重估过程,恢复性、甚至报复性上涨在所难免。尽管目前它是以“井喷”方式呈现,但目前无论如何还谈不上“过分”。
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全球“资产荒”。当美联储再度实施零利率,而欧、日两大经济体更处于负利率之时,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势必大幅增长。而这一点在债券市场上体现更加充分,数据统计显示,自2018年12月以来,外资连续18个月净买入中国债券,仅今年5月一个月,外资净买入中国债券1119.36亿元,接近今年前四个月的净买入总和。当然,整个过程中,股市“北上资金”也是买多买少。今年6月,北上资金净流入527亿元,5月份净流入301亿元,而今年1-6月,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规模118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964亿元净流入量增加约23%。
还有,中国股市正在经历重大的历史性变革,这其中许多技术性手段势必放大中国核心资产对资本资源的占有,从而构成核心资产重估的又一重大理由。比如,上证综合指数将剔除垃圾股、置入优质科技公司,指数成分的品质大幅提高,而指数衔接过去,那势必大大提升上证综合指数的含金量,这当然也是A股市场依据未来重新定位的重要力量。
当然,看股市不能只看机会,同时也要看到风险。目前,中国A股市场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全球产业资本、股权资本争夺之下,贸易保护主义向资本保护主义扩散。A股市场的扩大开放,必然加大外资对A股市场的影响权重,所以未来A股市场对外资的敏感程度也势必因此而大幅强加。所以,股市分析不能过度依赖历史经验,而更要看到未来一个时期的重大市场影响因素。比如,美国正在寻找各种借口逼迫美国资本离开中国,过去是产业资本,而未来是不是会扩散到金融资本?
正因如此,我们一直主张,中国必须加大资本市场开放程度,而绝不能因为保护而大搞封闭主义,但同时,我们也绝不能指望别人重估中国资本价值,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还是要更多依靠自己的力量,更多承担让中国人分享中国经济红利的职能。有鉴于此,中国资本市场一方面要加大开放力度,参与股权资本、产业资本的全球争夺战,而另一方面也必须加大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力度,考虑如何避免外资及其买办操纵A股市场的问题。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也是未来在开放条件实施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监管的关键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