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国家控股比例是国有经济的一种战略重组形式,其途径有多种,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股权的有偿转让和二级市场配售是最重要的途径。对于国家无控股要求的竞争性行业,通过有效的国有股股权转让,使国有股控股企业减少,控股数量和控股比例下降,这对于改善股权结构、增强上市公司活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另外,减持国有股也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股票市场具有四个方面的主要功能:一是筹集资金,二是转换机制,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四是分散经营和投资风险。筹资功能在我国证券市场短短十余年的历程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发挥,相比较而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则略显欠缺。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无疑是最主要原因。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条件下,既缺少有力的评价激励机制,又缺乏强大的监督体系,如此经营者就不会有将投资者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动力,投资者的权益也就无从得到保障。
如果说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初始阶段,一切以规模发展、为国企筹集资金为重,其他事关市场长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可以暂且搁置一边不加以重视的话,那么当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达到相当规模之后,则规范化发展的问题就成为重中之重,否则未来筹资的成本会急骤增大,直至不堪重负。尤其在我国加人WTO之一后,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也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外部条件对我们的市场建设提出了更高而且非常迫切的要求。目前来看,如何尽可能快速、彻底地改善持股结构、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应是当务之急。
因此,我们认为,解决国有股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绕不开、躲不掉的一项改革,是我们必须经受的阵痛。现在停止国有股减持,并不意味着因国有股而起的“恩恩怨怨”从此一笔勾销。经济学家曹凤岐表示,停止国有股减持是一重大利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停止所有的减持国有股的工作。国有股减持和流通问题最终必须解决,否则“可能会吃夹生饭,问题越积越大。”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没有必要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套现来筹集资金”,但是国有股划拨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用国有股弥补社保资金缺口的政策不会停止。划拨给社保基金的国有股虽然不在证券市场上减持套现,但可以在需要时,通过分红、向战略投资者协议转让等形式来充实社保资金。这意味着,中国证券市场特有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分割状态。
国有股减持弥补社保资金的政策建议本来是“一箭双雕”,现在却不得不暂时牺牲证券市场的全流通问题。如此看来,中国低迷的股市虽然短期内会因停止国有股减持而焕发生机,但达摩克利斯悬剑并没有从根本上消失。因为国有股减持虽然停止了,但国有股流通问题依然还是一个悬念。这也是这项称作重大利好的政策并没有产生人们预期的强大威力的根本原因。
停止国有股减持的利好政策出台了一个多月,除了第一天的井喷行情外,随后的大盘行情走势并没有像某些人希望和设想的那样连续的走出强势上攻行情,反而是在1700点附近止步不前,大部分老股民没有解套,大部分追进去的新股民又被套牢。许多投资者们的心态又开始忐忑不安:国有股流通问题不彻底解决,停止国有股减持的利好作用又能维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