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汇率制(英语:Linked exchange rate)是固定汇率制的一种,即将本币与某特定外币的汇率固定下来,并严格按照既定兑换比例,使货币发行量随外汇存储量联动的货币制度。如果所联系的货币是美元,也可称作“美元化制度(dollarization)”。
特点:对本币汇率稳定的更强承诺和更小的逆转可能。
优点:稳定了币值,降低了市场的交易费用。
缺陷:联系汇率制被认为在金融危机到来时非常脆弱,例如:阿根廷在经济危机的持续动荡中放弃了联系汇率制,大幅下调了官方汇率,并引进了双重汇率制。
中央银行采用联系汇率制,无法发挥最终贷款人的作用,不能通过放宽货币政策提供流动性,也不能直接融资来支援陷入问题的商业银行,实际上把货币政策的决策权让给了所联系货币的管理当局。
联系美元的情况下,经济美元化,中央银行损失本币发行、本币需求增长和本币存量利息这三项铸币税收入。
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根据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规定,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须得到外汇储备的十足支持。换言之,货币基础的任何变动必须与外汇储备的相应变动一致。它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首要货币政策目标,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通过稳健的外汇基金管理、货币操作及其他适当的措施,维持汇率稳定。联系汇率制度的重要支柱包括香港庞大的官方储备、稳健可靠的银行体系、审慎的理财哲学,以及灵活的经济结构。
通过将货币汇率固定于与另一个国家相同的汇率而稳定货币(Pegged exchange rate)
就汇率制度而言,peg是pegged exchange rate的口头简称,泛指一国货币的汇率与某一基准挂钩的制度,常用的基准包括美元(如香港将港元与美元的汇率定在1美元兑7.8港元)及一篮子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
以香港为例,香港有三家发钞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它们每发行7.8港币必须向香港的金融管理局交纳1美元,以此来保证港币背后有美元作为支撑,维持汇率稳定。
港币与美元联系汇率是什么意思?
可以这样说,实行联汇制就是在货币政策上使香港经济与美元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在亚洲的香港和远在太平洋的夏威夷一样地接受、实行美联储的利率政策。70年代到80年代初的经验表明,香港不适合采用浮动汇率制,而联汇制则非常适合香港的经济特点。事实上,正是由于浮动汇率制行不通,香港才转向联系汇率制的;而联系汇率制也很好地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拯救香港于危难之间。所以,对于联系汇率制,目前大多不是讨论其存废问题,而是在肯定联系汇率制的前提下,对其某些环节提出改进建议。
对此,香港理论界提出了数家改进方案 ,其中讨论较多的方案有两个。
第一个方案是香港科技大学七位教授提出的建立美元流动资金机制的方案。
其要点如下: 商业银行可以外汇基金票据作抵押,从金管局借入为期一周、三个月、六个月及一年的美元,到期还款时可以连本带利还美元或港币(按1:7.8汇率)。
在现行制度下,当炒家在外汇市场进攻港币时,港币供应就会变得紧张,港币同业拆借利率(Hibor)急升,影响正常经济运作。引入美元流动资金机制后,当港币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高企时,由于市场利益驱动,商业银行就会先向金管局筹借美元,而后在港币外汇市场上卖美元买港币,然后将港币拆借给银行同业,缓解港币需求,从而使同业拆息回落。
银行目前之所以不愿卖美元买港币,是因为,万一联汇制崩溃,港币大幅贬值成真,手中大量持有港币就会招致巨额损失。所以,为稳妥起见,银行宁可放弃套利机会。引入此机制后,商业银行向金管局筹借美元时,可获得金管局授予的认沽期权,借款既可以美元还款,也可按固定汇率以港币还款,所以,商业银行此时不必惧怕港币贬值,可以放胆进行市场操作,从而稳定港币汇价。
科大的教授们认为,这个方案从整体上不会使港币供给量增加,也无须动用金管局的美元储备,金管局只是一个中间人。具体地说,炒家若要借入78亿港币,银行可以先向金管局借入10亿美元,有此10亿美元作抵押,银行便可以多印78亿港币借给炒家,拆借市场利率平稳。金管局的10亿美元从何而来?在欧洲美元市场上以市场利率借入。炒家借到港币后,要求港币兑换成美元。金融体系新增10亿美元,有备无患。炒家势必无机可乘。最后,由于债项期满,炒家须要偿还港币,又得将手中美元兑换成港币,偿还银行。如此这般,银行就换回美元,接着又收回炒家偿还的港币。这个方案中,金管局与银行只是中间人,金管局鼓励银行自国际市场借入美元套取港币,从而“协助”炒家作国际市场借贷,“活跃”香港的相关市场。这个机制可以及时解决港币资金流动不足拆息高企的问题。本地同业拆息因此紧贴国际市场上的美元利率,变得较为稳定,香港不用再为捍卫联系汇率制而承受高息之苦,而炒家再攻击港币汇价时,已无法令利率飙升,也就无法在远期港币汇率及期货市场获利,相反,还要支付有关的手续费及借款利息。
科大的教授们称以上方案为“乾坤大挪移”(金庸语),意思是把炒家的压力转移到别处(国际市场)。此方案还有一个后手,即港币美元化。金管局要向公众表示,在万不得以时,宁可用外汇储备将港币全部收回,实现港币美元化,也不放弃联系汇率,从而实现真正的乾坤大挪移。
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先生认为,科大几位教授的方案行不通。银行通过金管局借入廉价美元,然后卖出美元买入港币,再向同业市场上提供港币;如果炒家美元力量雄厚,就会继续购得廉价港币,加倍进攻港币汇率。金管局的美元储备总是有限的,所能筹借的欧洲美元也总是有限的 。所以,最终的问题还是信心问题。
第二个方案是由浸会大学教授曾澍基提出的现代货币局制度的方案。这一方案又称AEL方案(AEL是阿根廷、爱沙尼亚和立陶宛三国的简称)。
现代货币局制度的基本框架如下:成立货币局,按照百分之百的储备来发钞和赎钞,商业银行须在货币局开设准备金帐户。货币局保障按固定汇率自由兑换商业银行在货币局的准备金。也就是说,货币局保障对基础货币的自由兑换(流通中现金加商业银行在货币局的准备金)。这样港币与美元之间的套利活动可以直接在货币局(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进行,不需要搬运货币现钞。假如联系汇率为1美元等于7.8港币。甲银行背离此汇率,使用新汇率为1:8,这时乙银行可以卖一百万美元给甲银行,得800万港币,然后将这800万港币存入货币局,得到102.6万美元(按1:7.8)。这样,乙银行立即得到2.6万美元的利润,而所有这些交易能够在20秒钟内完成,不需要搬运现钞。因此,在新制度下,银行没有背离联系汇率的动机。目前,香港金管局对此方案有正面评价(非官方)。
曾教授的现代货币局方案的关键是套利活动不用搬运现钞,从而节约套的交易成本,加快银行对市场汇率波动的反应速度。虽然香港目前的联系汇率制度不是真正的货币局,但非常接近现代货币局制度,所以,曾教授的方案对香港现行的联系汇率制度的改进是很有限的。
应该指出的是,在此方案下,银行在央行的5%储备金,对小型银行而言,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储备金并不生息,只是变相增税,增加银行经营成本,削弱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优势。
另外,现代货币局虽然能够形成铁板一块的联系汇率(这一点已被阿根廷、爱沙尼亚和立陶宛的经验证明),但这个固定汇率实现100%的压力转移,给经济的其他方面造成很大的负担。所以,现代货币局并不能保证经济不衰退,或者失业率不会上升。它的作用就象解洪闸,只是把外界对联系汇率的冲击转移到经济的其他领域。事实上,阿,爱,立三国现在都不好过。
说联系汇率近期必须坚持不等于说要永远坚持。在固定汇率的条件下,以调整价格水平的方式完成经济调整,成本很高,也很痛苦。也许,最理想的状况是:在这场金融危机过后,在将来的一个闷热的星期五下班之后(或者在一个大年初二),大家放假的时候,金管局突然宣布改联系汇率为浮动汇率。
在坚持联系汇率制度的前提下调整香港经济
香港的经济必须调整,香港不再是购物者的天堂,香港变得太昂贵了。1983-1996年,香港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7.79%,美国只有平均3.55%,而港币与美元的汇率一直没变。这样港币实际升值幅度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