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之一是与消费者必需品的性质有关,该行业中的股票都是防御型的。也就是说,当经济或股市疲软时,它们的表现要好于市场。就是因为该行业提供的是诸如食物、饮料和家庭用品。无论经济好坏,人们都要购买。因此,当投资者意识到经济与股市有转熊迹象时,他们就会选择具有防御性质的消费者必需品类股票。也恰恰是这样的原因,致使消费者必需品类股票的表现在牛市中不及S&P500指数,熊市中却胜于后者。2002年的第一季度,该比例达到峰值时,正逢两年前开始的熊市的结束(2000年到2002年末,消费者必需品/S&P500比例一直在上涨)。而从2002年末至2007年中期的牛市中,防御型行业的股票的表现垫底了整个股市。然而,2007年的后半年,这一比例的再次上扬又带来了两则讯息:其一是重新配置防御型股票的时刻已经来临;其二是持续5年的牛市与美国经济都处于危险中。
资金来自哪里
板块转换通常涉及两个,即资金从一板块转移至另一板块。图9.5描述了开始于2007年的资金的行业板块间转换,大量资金流入消费者必需品行业,使得该行业成为市场表现最好的行业。图1揭示了流入消费者必需品板块的资金的来源。图9.6呈现了消费者必需品板块(柱状价格图)和消费者非必需品板块(实线)的趋势。两个市场的相互关系是显而易见的。2007年7月,次贷危机开始浮出水面,恐惧开始四处蔓延,糟糕的房地产市场可能拖垮股市甚至整个经济。这种担心使得同年夏季的股市下跌了近10%。
另外一种恐惧的迹象是资金开始流出耐用消费品行业(包括零售商),因为这类股票对经济状况较为敏感,转而流入抵御型股票,例如消费者必需品行业。这透露了一个很清楚的讯息,即从2003年大牛市以来,投资者首次开始转向防御。对图表投资者来讲,这应该是个好消息了,因为他们可以在两个竞争板块的图形走势中识别出资金的板块转换。图9.6呈现了市场中竞争板块间的动作如何提供股市与经济状态的线索。
图1 2007年的资金的行业板块间转换
辨认资金回流大盘股存在的板块转换
投资者不得不做的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倾向于大盘股还是小盘股。虽然两种行业的趋势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它们的涨跌幅度就不太一样。从2000年到2006年中期,小盘股上涨了100%,但是大盘股基本没有变化。很明显,小盘股的投资价值在该时期较为凸显。然而,你如何判断出市场在何时变化?投资大盘股的时机在哪里?相对强度指标再次成为我们展开分析的最好方法。图9.7描述了2004一2008年S&P500大盘指数与S&P600小盘指数四年间的比例走势。图形左部的下降趋势是下跌的最后阶段,在此期间,大盘股表现不及小盘股。但是从2006年春天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
图2显示了大盘股/小盘股的比例在2006年春天到了底部(见圆圈)。趋势的变化得到趋势线向下突破的确认(一直回溯至2000年)。很明显,它告诉我们应该降低小盘股的投资比重而增加大盘股的份额。这种转换通过投资共同基金或者ETF就可以实现。
趋势变化容易辨认
正如图2所示,比例图中的趋势线的运用效果十分有效。简单的趋势线分析是依据相对强度比例识别趋势变化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也是简单的图表阅读技巧,你也可以使用移动平均技术)。趋势变化相对容易辨认这一事实引出一个重要观点。当存在其他表现更好的资产时,我们仍持有表现较差的资产就毫无意义,尤其当我们无需费力就可知道表现差的资产开始转好的时机时。
从2003年春天到2008年这5年间,小盘股上涨了97%,而大盘股上涨了62%。上述数据说明了投资者倾向持有小盘股的原因。然而,从2006年中期到2008年1月,大盘股获得了8%的收益而小盘股却亏损了6%。在这18个月中,大盘股的表现超出小盘股约15个百分点。如图9.7中所示,该期间大盘股/小盘股比例开始增大。这时只持有固定投资比例小盘股而不是大盘股的投资者将会失去两方面的趋势机会。首先,他们错过了2000-2006年小盘股的盈利阶段,然后又错过了大盘股在2006年中期以后的盈利阶段。简单的关于大盘股与小盘股比例图趋势线的分析就可以使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分析,即在2000-2006年投资于小盘股,2006年中期后投资于大盘股,这样就不会错过盈利的机会。
图2 大盘股/小盘股的比例在2006年春天到了底部
随市场行业板块转换投资
相对强度分析也可以用于在市场中对不同行业组的选择。市场中存在选多不同的行业组,正确选择行业组是十分重要的。从2004年初到2007年底的4年间,能源行业是市场中表现最好的行业,其盈利为198%(同期S&P500的收益只有34%)。这使得能源业是很好的投资方向。但是并非能源业中所有的资产表现都同样出色。在这4年间,石油行业的表现最好,盈利为227%;表现最差的是天然气类股,只盈利了161%。这些数据表明石油服务类股在那4年是最好的投资对象。但是,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一下,石油服务类股是否在这整整4年间都一直是表现最好的。
图3描绘的是2004-2007年石油服务公司与S&P能源版块的比例图(能源版块提供了一系列能源股票的横断面数据)。虽然在这四年中,石油服务公司的股票表现优于能源行业,但是前者在表现时间是不均匀的。实际上,石油服务公司在这4年间的股票收益大部分是在2005-2007年获得的,而且大部分收益获得集中于2005年。石油服务公司的股价在2004年和2006年的下跌说明在这两年间,石油服务公司的股票是能源投资组合中相对较差的股票。
虽然图3的时间跨度很大,以至于不适用短期分析。但通过图3,我主要想说明的是,从表面上来看,石油服务公司在这4年中是能源行业中表现最好的股票,但是实际上,这4年中一半的时间,它的表现不佳。如果你在2005年和2007年持有石油服务公司的股票,在2004年和2006年持有能源SPDR的股票,那你的收益会更好。你通过投资两种ETF就可以轻易地实现上述投资策略。
图3 2004-2007年石油服务公司与S&P能源版块的比例图
中国股票失去领先地位
第七章简单提出了使用相对强度分析的思想来判别美国股市和其他股市表现的优劣。2002-2007年外国股市与S&P500的相对强度比例指标显示投资者更青睐外国股票。这主要是因为美元的贬值。然而,外国股市这种强劲的表现在2007年结束了。相对强度分析可以用于一系列涵盖了外国市场的ETF。尤其在分析外国市场何时表现更好、何时表现更差的过程中,相对强度分析特别有用。从图4可以看出,中国市场就是这种由强转弱的很好的例子。在2006年之后的2年间,中国股票市场是全世界表现最好的市场。从2006年初到2007年第四季度,上证综指上涨超过400%,新华富时指数上涨250%。与此同时,道一琼斯指数上涨35%。中国股市这种优异的表现在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反转。
图4描绘的是2007年初到2008年春季,新华富时指数与道一琼斯指数的比例走势。图中的实线是50日移动平均线,它是用来识别比例线的拐点的。这一比例从2006年初开始上升,其峰值出现在2007年10月,然后开始了好几个月的跌势。50日移动平均线的向下走势表明中国的股市开始弱于全球其他股市,随后的数字证明了这一点。在2007年10月的峰值出现后的12个月内,全球股市下跌40%,新华富时指数下跌50%。中国股票市场/世界其他股票市场比例的急剧下跌提前预警中国股票的全球领先行情不再是安全的赌博,同时也警示投资国外股票不再是绝对的盈利。
在2008年中国股市比其他股市下跌得更厉害,这表明全球市场处于向下的波动方向。亚洲市场比欧美市场的波动幅度更大。在股市处于上升通道时,这种更大的波动幅度使亚洲的股市比欧美股市更吸引投资者。同理,在股市处于下跌通道时,它也会使亚洲股市跌幅更加剧烈。中国市场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将在第十二章更深入地探讨ETF对国外市场的投资策略。图9.9只是为了说明如何用相对强度分析来解读某一国外市场。
图4 2007年初到2008年春季,新华富时指数与道一琼斯指数的比例走势
总结
使用相对强度分析的全部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将他们的资金投资于表现较好的资产类别:市场板块、行业组或是单只股票。另一目的就是避免投资于表现相对较差的资产。相对强度(比例)分析是用于比较任意两种不同资产中相对表现的最好方法。比例分析可以用来比较两类资产(比如商品和债券或债券和股票),可以用来比较不同股票市场和跨境市场比如黄金、能源股票和S&P500),用来比较相互竞争的股票市场(比如消费者必需品和消费者耐用品类股票),用来比较市场中不同的行业(比如石油服务和能源行业),用来比较单只股票相对于它所属的板块的或S&P500的表现。
比例分析方法适用于全球各类市场,它可以用来判断国外的市场相对美国的市场是否具有吸引力,以及判断表现最优的国外市场。比例分析可以用于比较任意两个金融市场。这种自上而下的投资分析方法意味着首先要确定分析的市场对象,然后找出表现最好的行业组,然后具体到最强劲的股票。将相对强度分析与绝对表现结合起来是不错的想法。
本书前三个部分阐述的是关于图表的基本概念,解释了一些非常有用的趋势指标,提供了一些用于解释市场属性和行业转换的市场准则。本章更深入地探讨了较具价值的相对强度和转换方法量两个概念。明白和掌握了这些方法,现在我们可以进一步学习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原理来投资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