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散户炒股>散户稳定盈利法> 窥知上市公司的底细:“原凌收并案”玩的什么把戏

窥知上市公司的底细:“原凌收并案”玩的什么把戏

2019-08-09 11:38:25  来源:散户稳定盈利法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8分钟的时间

窥知上市公司的底细:“原凌收并案”玩的什么把戏

时间:2019-08-09 11:38:25  来源:散户稳定盈利法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窥知上市公司的底细:“原凌收并案”玩的什么把戏

1999年11月中旬,股民李先生选择了一只盘小、概念丰富的上海本地好股凌桥股份(600834)投资,股价从买价14元一直涨到17元他都不动心,他说目标位在20元之上。不料,12月15日,原水股份、凌桥股份两家董事会公布公告称:原水将吸收合并凌桥!天哪,原水的价格只有凌桥的一半,盘子又那么大,两家一合并,盘子更大,价格就连7元都撑不住啊!怪不得,凌桥从12月3日开始就阴跌,原来“先知先觉”者早已在逃命!消息公布,凌桥的股价应声下跌,李先生还没弄清问题的实质,股价已直向10元进发。好不容易等来“触底反弹”的机会,没办法,李先生在11元多赶紧抛掉——口中还念念有词:“君子报仇,7元之下不晚!”

谁知,李先生居然抛了个“次低价”,凌桥从此不跌。到了2000年3月中旬,凌桥忽然从11元低位躁动而起,用两个月的时间,股价实现翻番!李先生天天在大盘前看着凌桥,口中依然念念有词:“不是说要与原水合并吗?怎么会如此大涨?难道合并对它来说又变成好事不成!”念叨归念叨,就是不敢玩,周围的股民也都不敢玩。

图14

图14窥知上市公司的底细:“原凌收并案”玩的什么把戏

到了3月中旬,凌桥忽然从11元低位躁动而起,用两个月的时间,股价实现翻番!事情原来并不那么简单!神秘的面纱终于揭开!2000年5月25日,两家董事会又发公告,说合并事从此告吹。请看凌桥董事会的解释:“根据与原水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洽谈的情况,董事会认为经过5个多月的洽商,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凌桥公司与原水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股价相差较大最近一段时间,股价更是相差悬殊。

2.凌桥公司与原水公司股本盘子相差悬殊,凌桥公司总股本23660万股,流通股3120万股,转配股1680万股,原水公司总股本171308余万股,流通股25561万股,转配股25425余万股,总股本原水公司是凌桥公司的7倍多,流通股原水公司是凌桥公司的15倍之多;凌桥公司与原水公司每股净资产相差较大,根据1999年报,凌桥公司每股净资产为1.84元,原水公司为257元,原水公司高出凌桥公司0.73元,两者之比原水公司是凌桥公司的1.391倍。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在同股同权的前提下,各方股东均难以找到共同点,无法达成统一的意见。因此,吸收合并条件尚不具备,决定终止与原水股份有限公司继续进行吸收合并的洽谈工作,同时撒销以董事长为主的吸收合并洽谈工作小组。”

看哪,就是这样的事情!就是这样的结局!

李先生本来对这类合并、重组之类的事情并不十分清楚,这次他关注了,他研究了,他还找了几位专家进行了咨询。

李先生咨询过专家之后,拿着两家董事会5个月来围绕合并事宜的所有文件找到笔者:你不是说专为散户说话的吗?好,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见笔者沉默不语,李先生很激动地说:你想啊,他们所说的那3条理由哪一条有道理?就说第一条吧:两只股票二级市场价格“相差较大”。你可以打开两只股票的K线图看看:两家董事会是1999年12月14日开的会,前一天收市价,凌桥是14.08元,原水是7.20元,股价相差近一半;再看第二条:“股本盘子相差悬殊”。查一下当时的资料:凌桥公司总般本23660万股,流通股3120万股,转配股1680万股,原水公司总股本171308余万股,流通股25561万股,转配股25425余万股,总股本原水公司是凌桥公司的7倍多,流通股原水公司是凌桥公司的15倍之多。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的股本都没有变化;第三条:“每股净资产相差较大”。资料表明:凌桥的净资产1998年为181元,1999年为1.842元;原水1998年为243元,199年为2.569元,两年差别不大,几乎可忽略不计。

李先生说,事实表明,两家公司在1999年研究合并之前,就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而且明显地存在着上述3条足以令两家公司不能合并的因素。

这些笔者不是没看到,但又能怎么说呢?

中国股市这样的事还少吗?但小股民拿起法律武器的时候,却无法获得利益保护。笔者曾以(“董爷”:别再玩弄小股东!)为题,对南京新百董事会忽而搞网络忽而又不搞网络的事项提出质疑,认为那件事里面显然有“问题”,并发问:谁在后面左右着这戏剧性的一幕幕?由南京新百股票大幅波动赚的钱都揣进了谁的腰包?“董爷”们在这一次次的重大决策中为什么会如此草率?但文章发了好几家,转载了许多家,却并不能解小股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原凌收并案”又是一出闹剧,相信无数小股民受到了伤害。难道两家董事会的董爷们在研究重大决策时还不知道自己公司和合并对象公司的市场价格、股本结构和净资产?难道董爷们还没弄清上述最最基本的情况时,就在庄严的董事会上匆匆表态,并煞有介事地组建“以董事长为主的吸收合并洽谈工作小组”?

不能不让人怀疑: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