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2007年5月份这样的政策月之后,港股的表现令人满意。同时也坚定了投资者的决心,继续看好在香港上市的中资股票。
一、各路资金源源入港
支持内地资金不断流向股市和房市的根本原因正是内地实质负利率的环境。由于中国政府出台的- .系列政策令房地产买卖的成本变高,也更费时,据此股票市场会吸引到更多从银行系统流出的资金。即使中央银行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再次加息,也不会从根本上加强银行储蓄的吸引力。
以A股市场现时35~40倍的2007年预测市盈率,投资者有明显的动机去寻找更便宜的与中国相关的股票品种。香港上市的中资概念股刚刚开始享受政府对国内资金分流的好处,在2007年下半年这个浪潮会继续。
2007年5月11日,银监会公布了QDII的细则,使得国内的资金投资海外市场有了一个正当明确的途径。与此同时,内地保险公司已经作为第二股QDII资金力量,正在等待保监会的最后批准。到今年3月底为止,整个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已达到22400多亿港元人民币,相当于3000亿美元左右,据我们了解,保险资金投资海外的上限应在15%,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有450亿美元会流向海外市场。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都已在香港成立了基金管理公司,为将来的海外投资做好准备。
而第三波QDII将会是国内基金公司跨出国门。南方、嘉实、上投摩根都已相继推出自己的QDII产品。而民间自发的资金“自由行”更是比政府行为更快更早。内地的“黄金周”长假期间,香港的券商已经接待了数以万计的个人来港开户。很明显,内地一些较成熟的投资者早已先于政府做了QDII 的“春江鸭”。
从长期来看,QDII的资金一定不会局限在香港市场,但短期内受到种种制约,也只能在香港找到用武之地。当这批资金流入香港股票市场,国内投资者熟悉的H股和红筹股首先就会受到追捧。
二、中资股票预期PE较低
对香港市场最大的支持莫过于公司业绩的表现。大部分在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对2007年上半年的业绩做出了较乐观的指引。
以部分在港上市的中资公司为例(一些被跟踪公司的市值超过在港上市所有中资公司市值的90%,应该讲相当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2007年的每股盈利增长幅度在25%左右,主要来自下面几个板块:
银行25%~30%;保险15%~20%(未计投资收入的增长);电讯10% (仍然以中移动驱使);房地产40%;电力15%。此外,周期性商品行业25%;消费30% ~35%;汽车20% ~25%;航空、航运50% ~ 100%;基建15% ~20%;能源0%~5%。
而在这样的盈利增长估计下,香港上市中国股票的平均2007年市盈率在17倍左右,能源、保险、房地产和周期性商品行业都有调高盈利的极大潜力,相关公司2007年的每股盈利增长幅度可能达到30%左右,而市盈率则降到16倍以下。这样的一个市场估值,无论对国外基金还是国内资金,都应该有极大的吸引力。
从投资策略来讲,在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环境下,周期性股票如建材和交通类股票将会继续跑赢市场;由于消费品销售的增长,广义消费股,包括零售、广告和航空等行业,应该维持为投资者投资组合内的主要构成;而保险类股票也是推荐的重点之一,而保险市场在2007年仍然会有很强劲的增长,应该可做到高于市场预期的业绩;基建、地产股仍将继续受益于人民币升值;而电讯股也会在行业重组前景鼓励下,保持良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