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更有趣的现象:很多企业并非发迹于一些对投资者有充分吸引力的行业。像琼斯板材金属公司一样,很多企业的成功只源于过去的经验与那些他们曾涉足过的相关业务积累起来的优势(如德州仪器的品体管业务).而另一些公司,比如一些非常成功的化工企业。
很快就会认识到要在自己的行业里取得成功,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对即将进入与不准备进入的具体业务领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正确的判断(或者说,至少要保证自己的绝大多数决策是正确的).如果你坚信我在先锋公司这个例子中所导出的结论低估了商业中的现实,而不是夸张,那么我们不妨再探讨一个更基本的问题。
首先,回到我在前面曾提到但却没有解答的一个基本问题。以先锋公司为例,既然在10年前就可以找到一个赚取4000%收益的机会,明智的投资者为什么还要按18倍于收益的价格买入股票,然后对区区600%的10年期收益率(尽管600%的回报率也不错)感到心满意足呢?当然,答案就在于这其中所包含的风险。判断投资好坏的标准,绝不只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能赚多少钱。相反,最基本的判断标准应该是收益是否匹配于其所承受的风险。
在先锋公司的故事中,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市盈率较低的初创阶段,公司能否继续生存下去。在这个阶段,企业不仅需要好运气,还需要决策力。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鲁宾逊在这段最关键的起步阶段身患重病,而手下又没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会是什么情形呢?如果在千里之外,另一个研究机构开发出一种新型金属或合金的生产技术,而这种新型金属或合金的性能又明显超过让先锋公司刚开始扬眉吐气的产品,又会是怎样一番情形呢?
假如有一家大企业的总裁,因为对先锋公司的业绩赞赏有加,经常通过预付货款的方式帮助先锋公司渡过资金难关,但就在这位总裁到欧洲旅游的时候,同样对先锋公司羡慕不已的助手,却并未意识到对先锋公司“随时保持关注”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是把这笔钱用到了别处,这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这些事情并非不可能之事,当然,还有其他种种不可预测的事情,它们都有可能给鲁宾逊的投资带来截然不同的结局。
相比之下,在股票按18倍于收益的价格上市时,几乎任何因素都不可能阻止股价继续增长。即使是其他厂商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金属或合金,也不会构成什么威胁。此时,企业已经掌握了生产任何一种新型材料的技术能力,同样重要的是,强大的资金实力可以让任何学习成本都变得微不足道。
另外,此时的先锋公司及其新型专用轴承业务已经具备足够的多样化,因此,在成本不菲的业务转换时期,企业的任何一个业务都能保持高度的盈利性。总之,与承担巨大风险所换来的4000%回报率相比,低风险下的600%回报率肯定会更有吸引力。但第三个10年期间又会怎样呢? 目前的股票市盈率已经达到36倍。
此时,它已具备了超级投资所具备的全部特质。在这种情况下,正常年份下的市盈率几乎达到了上升的顶点,进一步上涨的空间接近于零。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买进先锋的股票是不是有点愚蠢呢?此后,股价增长的唯一源泉将是收益能力的增长。而收益能力增长对市价的影响,与市盈率增长的乘数效应相比,根本就不可能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