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经济学术语>通货紧缩> 日本通缩迹象令群众不安?中国不存在通缩只是出现通缩迹象(案例)

日本通缩迹象令群众不安?中国不存在通缩只是出现通缩迹象(案例)

2018-09-21 16:37:13  来源:通货紧缩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2分钟的时间

日本通缩迹象令群众不安?中国不存在通缩只是出现通缩迹象(案例)

时间:2018-09-21 16:37:13  来源:通货紧缩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金融之家10月18日讯 路透社报道,日本央行维持九个地区中六个地区的经济评估不变,但表示消费疲软令企业难以提价,凸显消除公众通缩思维之艰难。

日圆升值对出口的冲击也迫使央行在近四年来首次下调对东海地区的看法,该地区是汽车巨头丰田汽车(7203.T)的本部,是日本经济的关键驱动力量。

央行总裁黑田东彦保持乐观看法,周一在日本央行各地区分行经理季度会议上称,经济继续温和复苏。

但消费疲弱挥之不去,表明逾三年来的钞印政策未能促使企业提价,而这又是日本央行刺激计划的关键目标。

“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觉得未来物价可能不会上涨太多。这影响到了定价行为,尤其是超市,”日本央行负责监管西部近畿地区的分行经理Atsushi Miyanoya在记者会上表示。

日本通缩迹象令群众不安?中国不存在通缩只是出现通缩迹象(案例)

日本央行周一在季度报告中,维持九个地区中六个地区的经济评估不变,并上调两个地区的经济评估。

但央行自2013年1月以来首次调降东海地区的评估,称该地区经济扩张趋弱。在其7月报告中,央行称该地区经济呈温和扩张的趋势

“家庭见到企业获利因日圆升值而下滑,担忧薪资恐怕不会调升太多,”日本央行监管东海地区的分行经理Kimihiro Eto表示。

“消费者如果有的选的话,就会选购更便宜的东西。他们变得更加在意价格,”他称。

日本央行委员会于10月31日-11月1日召开利率会议时,将仔细研究周一出炉的报告等因素,该行届时将发布最新的经济成长及通胀季度预测。

了解日本央行想法的消息人士表示,日本央行可能在季度评估报告中略微下调下一财年的通胀预估,但由于央行上月刚刚重新调整了政策框架,故预计近期不会放宽政策。

央行数年来大举购买资产,并未令经济摆脱迟滞困境,亦未令通胀加速迈向2%目标;该行即于9月将政策目标由侧重印钞速度转向利率水平。

薪资缺乏成长损及消费者信心,导致日本零售业者为销售不振所苦。日本8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较上年同期下滑0.5%,为连续第六个月下降。

今年中国不存在通货紧缩 只是出现通货紧缩迹象(案例)

最近,不少机构、不少人都判断中国经济的通货紧缩即将到来。因为,在他们看来,从2005年2月份以来,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路走低,特别是到了9月份,CPI更是回落到0.9%,低于1%,为2003年9月份以来最低水平。而近来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等重要价格指数的涨幅逐渐趋缓,国内企业利润增长快速下降,及国内有11个行业产能过剩,因此,2006年通货紧缩基本成为定局。但是,在我看来,2006年中国并不存在通货紧缩。

一.只是出现通货紧缩迹象

首先,从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来说,不仅连续几年中国的GDP保持增长9%以上,如果以普查后修正过的数据,其增长为双位数,而且2005年GDP增长将达9.8%,预计2006年增长速度仍然不会低于9%。还有,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来看,1-11月份也增长了27.8%,比第一季度25.3%增长快。煤炭开采、天然气、电力及运输等瓶颈行业的投资增长比钢铁、建筑材料及房地产等以前的过热行业投资增长强劲。个人收入上升带动了个人消费及国内商品零售业的增长。同时,进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并没有减弱。也就是说,整个经济没有出现周期性变化,更没有出现经济周期性的衰退。

从货币供应量的情况来看,尽管M2增长率2005年11月份为18.3%,其年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年初制定的15%的增长目标。对于M1来说,11月份已经达到12.7%。还有,从银行的贷款信贷来看,9月末同比增长了13.8%,在政府既定目标之内。也就是说,尽管M1与银行信贷的增长不及M2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货币整体的流动性在下降,但并没有出现货币严重紧缩状况。

现在最为重要的是未来物价水平如何。如果从目前国家统计局数据看,CPI涨幅回落后趋稳。比如2005年1-11月份CPI累计同比上涨1.8%,比2004年同期回落了2.2个百分点。再看PPI(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涨幅基本上继续回落态势,但PPI的分类价格走势差别大。如1-11月份累计同比上涨5.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累计上涨7.0%。从月环比价格看,PPI总水平在下降。还有,原材料、燃料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仍然同比上涨5.4%,有些要素上涨幅度仍然较高。

从国内资产的价格来看,尽管2005年房价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然在高位运行。如2005年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一季度同比上涨9.8%,二季度上涨了8.0%,三季度上涨了6.1%,特别是在10、11月份同比分别上涨6.6%、6.8%,涨幅比9月份分别提高了1.1和1.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近期内房价涨幅有所回升。

也就是说,从CPI的一般情况来看,当前国内经济只是出现通货紧缩的迹象,但是并没有出现通货紧缩。

二.CPI难以反映真实价格水平

首先,基于经济由计划向市场转轨所导致的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中国的物价状况是相当复杂的。它有计划管制下的非市场价格,有既管制又市场化的准市场价格,也有完全放开的市场价格,再加上中国的历史数据以及数据处理体系十分短暂,在现有的情况下,中国要形成一套或积累一套完全市场化的数据是相当困难的。市场的不完全、数据获得非科学与非规范,如果仅是以这样数据来得出结论,肯定会与现实的经济生活相去很远。

比如PPI作为CPI的先导指数,PPI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CPI的变化。在中国,PPI在2003年和2004年大幅上涨之后,2005年仍然处于快速上涨的态势。但实际上2005年三季度PPI累计上涨了5.4%,而CPI仅上涨2%。PPI连续高位上涨几年,但为什么就不会传导到CPI上去?实际上,PPI是向下游传导了,只不过没有传导到作为标尺的中国CPI上,而是传导到没有纳入CPI计算的房价上了。如宏观调控后国内房价仍然高位运行,特别是如北京这样的城市,2005年房价平均上涨可能近25%。如果房价的上涨不能够纳入到整个价格水平的分析范围内,那么这种分析能够真正反映国内真实的经济运行和价格水平吗?为什么会这样?这可能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处理有关。

再有,目前国家统计局的CPI加权指数,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既不是发达市场体系下的CPI,也不是反映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CPI。这样的CPI不改善、调整,是无法反映变化了的现实经济生活的,更没法用这种CPI来判断中国经济趋势。

三.产能过剩将是增长方式转变动力

正是因为中国物价体系的复杂性,如果仅用一种发达市场体系下的衡量标准来看中国经济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都是没有根据的,更无法用现行的CPI来断定中国经济。还有,我们退一万步说,我们假定中国的物价水平真的出现了全面下跌,或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也不能据此来说明中国经济将出现下行。

因为,通货紧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好的通货紧缩。它是指新的投资领域不断开发和生产率不断提高从而造成产品供给大规模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下跌。比如近几年,国内家电、手机、汽车及互联网等领域,产品的扩张完全是技术水平及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另一种是坏的通货紧缩。它是指由于旧技术以及旧产品仍然在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投资领域不断缩小,生产效率也难以提高,由此导致产品大量过剩。

可以说,无论是上面哪一种通货紧缩的情况出现,它们都是市场中的一种常态。市场能够通过其合适的方式来调整过剩的产能关系。特别是在中国,由于计划向市场转轨的经济中,不少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更是需要这种产能过剩来深化企业的市场竞争,促进企业的整合与技术进步,淘汰缺少竞争的生产能力,提高产能供给的质量。有人说,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我基本上同意这个观点。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衡量好坏通货紧缩的标准,即使是坏的通货紧缩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只要整个经济没有出现全面衰退),它同样可能成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

关键字: 趋势
来源:通货紧缩 编辑:零点财经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