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60岁之前退休是一种浪费,我愿意工作至80岁
新华社正式发布了十四五规划建议稿,这份《建议》带来了有关延迟退休的最新定调,那就是“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实施”二字,标志着延迟退休这件事,从设想变成了现实。
之所以要推行延迟退休,根源于我国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2019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了创新高的12.6%,突破国际上7%的警戒线。而老龄化的加剧还将引发另一个事关所有人的危机,那就是养老金的告急。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当前我国养老金累计结余可能在2035年耗尽。
延迟退休这件事,引发了大众的关注。经济学家、学者马光远近日发表言论,表示大力支持延迟退休,愿意工作至80岁,甚至工作终身。
延迟退休确实是必然的选择,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基金已经不堪重负,如果不延迟,等我们老了也就没养老金可以领了,之前缴的也就打水漂了。
马光远老师提到愿意工作到80岁甚至终身工作,还说年纪大了遛狗时,狗都会同情他(那么早就退休了)。但是马老师是学者、脑力劳动者,学者可能是越老越吃香,但体力劳动者的身体机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幅度下滑,劳动效率也会越来越低,无法再完成高强度的工作。
有网友表示,中国人的人均寿命是75岁左右,延迟退休65岁退休,这样算下来,除非你活得够长久,否则交30年社保是收不回本钱的。
网友的担忧不无道理,如果延迟退休很快到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许多老人赖着不走,年轻人进不来,机制僵化。民营企业招人难,岗位上的老人体力差了,又不敢轻易裁员。大学教授,医生,国有企业职员,这些单位大多是脑力劳动,退休待遇高,延迟退休对于他们来说是利好,实在不行还可以申请调岗换一个闲职。但对于那些体力劳动者,到65岁还要在工地干活,体力跟不上,劳动纠纷有可能增加。
不少专家支持延迟退休,给出的理由是养老保险基金存量不足。职工的养老保险缴费是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的,原来是用人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但是2019年5月国家出台了文件,要求企业在20%基础上降低4%,这主要是为了激发企业活力。但是养老保险基金存量本来就不足的情况下又降低了4%,单位降低了,但是个人缴纳的8%没有降,把养老金存不足或亏空,记到职工个人头上,是否不合适呢?
延迟退休不仅仅是经济学家算钱的事,实际社会氛围就是40-50岁之后没什么工作机会。前段时间武汉某菜场要求女工不得高于45周岁,更是引发了大家对就业的焦虑。教授、学者越老越吃香,国企、事业单位等体制内的人可以安稳到退休,普通城镇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呢?
如果我是在办公室,每天早八晚五的工作环境,我愿意延迟退休,可如果是一个下岗失业人员,现在找不到工作,那剩下十几年的保险怎么交,如果到了退休的年纪,延迟的那几年,让原来当领导的去当工人,原来的脑力劳动者去出体力,这样原来不支持的人也会支
因此,我认为,延迟退休不能搞“一刀切”。
延迟退休应该考虑职业的差别,在此基础之上考虑弹性的退休年龄时间。比如,从事教科文卫行业、技术人员、工程师等脑力劳动者,他们延迟退休可以发挥“工程师红利”,做到人尽其才。但从事农业、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的体力劳动者,由于在岗时已经耗费大量体力,身体健康状况大不如前,给他们一些早点退休的权利,在家帮忙照顾孙子,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延迟退休还应该尊重员工个人意见,否则延迟退休了,工作热情难免打折,延迟退休的效果也未必理想,人们也要平衡好家庭和工作,也应当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生活,有权利安排自己的退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