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看股市]2020年下半年楼市将如何走?马光远给出3大预测,炒房客真的慌了
今年的楼市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年初的时候楼市进入寒冬,很多人觉得楼市的拐点就要到了,也有一些专家预测今年的房价有可能会下跌。然而到了四五月份,我们又看到楼市的快速回暖,很多城市的交易量快速恢复到去年的水平,甚至一些城市的楼市出现局部火热的现象,比如深圳、杭州、南京、宁波和东莞等城市。
上半年的楼市给我们一种很疑惑的感觉,上半年过去了我们也没能真正看清今年的楼市到底该如何走,因此很多人对下半年的楼市十分关心,也有很多专家开始预测下半年的楼市。近日经济学家马光远对下半年的楼市提出3大预测。
第一:楼市严控政策只会在极个别城市,全国收紧基本不可能。
7月15日,就在深圳楼市正火热的时候,深圳出台了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政策,让深圳火热的楼市很快降温,甚至一些已经交了定金的购房者,突然得知自己已经没有购房资格。可以说这一次深圳调控收紧的力度还是很大的,甚至被认为是长沙楼市调控的升级版。
深圳的楼市一向是全国楼市的风向标,这次深圳楼市调控的收紧会不会也成为了全国楼市的风向标,导致全国的楼市都进行调控升级。马光远对这件事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楼市严控政策只会在极个别城市,全国收紧基本不可能。他认为像深圳这样收紧楼市调控的城市只是个例,未来全国会收紧调控的城市并不多。
对于这个观点我认同一半,就是全国收紧基本不可能,为什么说楼市调控全国性收紧不可能,主要原因还是现在的楼市并不是全国性的火热,现在很多城市的楼市不收紧调控都已经不怎么景气,根本就没必要再收紧调控。
现在的楼市可算不得火热,全国楼市都处于一种下行的状态,只有长三角和珠三角一些城市的楼市出现局部的火热,因此如今的楼市基本上已经大局已定,没必要全国范围内收紧调控,只需要对局部过热的城市进行降温就可以了。
关于楼市严控政策只会在极个别城市我不完全认同,因为楼市的严调控并不是个例,也不是偶然,而是有针对性地收紧调控。什么样的城市会收紧调控,其实前半个月已经很明显了,半个月内南京、宁波、东莞、深圳等城市要么出台更严格的楼市调控政策,要么升级调控的力度,而这些城市都是楼市相对火热的城市。
第二:北京、上海房价还会反弹,深圳上半年房价透支,东莞会接力深圳,成为新的楼市热点区域。
经济学家马光远预测了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楼市,他认为北京上海的房价会反弹,我不这么认为。回望过去几年,全国楼市最稳定的城市就是北京和上海,尽管北京和上海的房价已经很高,但是近几年我们基本听不到北京上海房价大涨的消息。
首先北京和上海的楼市调控力度很大,在这么大的调控力度下,北京和上海的房价想要反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北京和上海的楼市已经经历了几年的横盘期,几年的时间里,房价基本上都没有上涨或者下跌。根据北京一些老业主反映,一些房龄比较长的二手房,在这几年的时间,房价实际上是下跌的,可以说北京的房价总体是平稳的,实际上是在阴跌,并没有反映在数据上。总的来说北京和上海的房价下半年想要反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由于北京和上海在我国的特殊地位,北京和上海的房子是绝对保值的。
第三:“三无”城市投资时代结束。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三无”城市,“三无”指的就是远离城市群、无区位优势、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倒退的城市。马光远认为“三无”城市投资的时代已经完全结束,楼市的投资迎来了新的时代。
过去投资房产,基本上闭着眼就能挣到钱,买房子完全不需要看地理位置,只要有钱买房就意味着未来肯定挣钱,因此过去十几年投资房产真的是老百姓最好的投资方式。但是如今楼市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城市的房价开始出现稳定,也有一些城市的房价出现下跌,这也就意味着很多城市不能依靠房价上涨的差价来赚钱。
在楼市的新时代,投资房产一定要十分谨慎,未来投资房产的风险会越来越大。现在闭着眼买房,大概率会面临亏本的风险。那么什么样的城市的房子不能投资呢?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三无”城市的房子是不适合投资的,这些城市没有经济优势,没有人口流入也没产业支撑,房价本来就是虚高的,未来能维持现在的房价水平就已经不容易,更不要说投资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升值空间。
炒房客真的慌了
马光远是很不看好“三无”城市的楼市的,其实经常关注马光远的观点,你会发现只看好一线城市楼市和少数二三线城市的楼市。这次马光远直言“三无”城市不适合投资,这会让很多炒房客慌神,主要前几年的时候楼市火热,炒房客投资房产可不看城市,只要能买房子就可以。
对于近两三年投资三四线城市的炒房客来说都是很大的打击,虽然说三四线城市和“三无”城市并不等同,但是大部分三四线城市都至少符合“三无”城市的两个特性,在我看来,这样的城市也没有什么投资潜力,比“三无”城市也好不到哪里去,投资这里的炒房客很难挣到钱。
总结:经济学家马光远3句话预测了楼市未来的走势,预测结果总体来说还是符合现在的楼市局面的。对于马光远对楼市的预测,大家如何看呢?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