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 (Private Equity)之所以被称为“私募”,一方 面是因为这些基金成立时往往是私下向特定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成立的,没有“公开募集”(但也不绝对,近年来也出现了“公开募集”的案例,不过仍遵照传统称之为私募);另一方面是因为其投资对象一通常 称为“创业企业”在引进这 些基金的投资时也往往是“私募”,(但也不绝对,有的私募基金也从事新股申购、公开发行配售等“公募”行为,不过毕竟是少数)。
之所以称之为“股权基金”或“股权投资基金”,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基金主要从事股权投资、权益投资而不是债权投资,是获取分红收益和股权转让增值收益,而不是获取利息收益( 但也不绝对,个别私募基金偶尔也临时从事以下短期的债权投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基金的投资者从事的也是股权投资、权益投资而不是债权投资,这些基金很少举债经营,而是以自有资本金来从事经营活动(同样也不绝对,一些基金也往往会有举债行为,如并购基金,且其举债规模甚至还很可观,但举债者毕竟还是少数)。
总之,传统的PE就是具有这样的“双重”特征一对上 (投资者)是私募,对下(投资对象)也是私募;上面(投资者)从事的是股权投资,基金自身从事的也是股权投资。虽偶有变种,但主流依然如此。
企业成长与融资搭配
一项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通常划分为四个阶段:技术酝酿与发明阶段、技术创新阶段、技术扩散阶段和工业化大生产阶段。每一阶段的完成和向后一阶段的过渡,都需要资金的配合,而每个阶段所需资金的性质和规模都是不同的。这四个阶段分别称作种子期、导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种子期是指技术的酝酿与发明阶段。这一时期的资金需要量很少,从创意的酝酿,到实验室样品,再到粗糙样品,一般由科技创业家自己解决。这个时期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个人积蓄、家庭财产、朋友借款,如果还不够,则会寻找专门的风险投资机构。
导入期是指技术创新和产品试销阶段。这个阶段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原有风险投资机构增加资本投人。如果这种渠道无法完全满足需要,还有可能从其他风险投资渠道获得。这一阶段所需资金量大,是风险投资(VC)的主要阶段。对于略大的项目来说,往往一个 风险投资机构难以满足,风险投资机构有时组成集团共同向一个项目投资,以分散风险。
这个阶段风险投资要求的回报率也是很高的。一旦风险投资者发现有不可克服的技术风险、或市场风险超过自己所能接受的程度,投资者就有可能退出投资。
成长期是指技术发展和生产扩大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本需求相对前两阶段又有增加,一方面是为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是开拓市场、增加营销投人,最后,企业达到基本规模。这一阶段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原有风险投资机构的增资和新投资机构的进入。另外,产品销售能回笼相当的资金,银行等稳健资金也会择机而入。这一时期的投资就属于私募股权投资(PE)。
成熟期是指技术成熟和产品进入大工业生产阶段。该阶段资金需求量很大,但投资者已很少再增加投资了。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产品的销售本身已能产生相当的现金流入,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阶段的技术成熟、市场稳定,企业已有足够的资信能力去吸引银行借款、发行债券或发行股票。成熟阶段是风险投资(VC) /私募股权投资(PE) 的收获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