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PPI大爆炸,“煤飞色舞”卷土重来?
PPI为何持续走强?
大宗商品集体暴涨,连创新高,背后主要有三大动因。5月PPI同比大涨9%,大超市场预期的8.5%,已经超过了上一轮2017年的最高点7.8%,创下13年新高,也是1996年以来的次高水平。环比上涨1.6%,涨幅较上月扩大了0.7个百分点,延续上行态势。从PPI分项来看,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2.0%,再创新高,贡献了8.87个百分点,特别是采掘工业上涨36.4%、原材料工业上涨18.8%,对应石油和天然气、黑色金属、煤炭、有色金属同比涨幅分别为99.1%、48%、29.7%、16.7%。反观生活资料价格相对平稳,同比只上涨了0.5%,仅贡献了0.14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大宗商品大涨是PPI持续走强的主要推动力,以油铜钢三大周期之母为例,原油价格攀升至近两年高点,布伦特原油已突破70美元/桶关口,年内大涨45%;铜价一度突破1000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今年以来LME铜涨幅超过28%;螺纹钢一度突破6200元/吨,近期虽有所调整,年内涨幅也接近15%。
本轮大宗商品周期主要有三大动因:一是供需错配,需求端全球经济复苏,需求回暖,供给端则因为疫情冲击,生产受阻,产能处于低位,再加上运力不足,带动运输价格上行,加剧供需缺口;二是汇率因素,年内美元相对弱势,大宗商品多使用美元标价,导致价格被动上行;三是金融因素,期货市场炒作情绪逐步向现货市场蔓延,甚至有投机者居奇囤积,借机哄抬价格。
PPI和CPI剪刀差创历史新高,释放了什么信号?
PPI向CPI传导并不顺畅,两大影响值得关注。PPI大幅上行,CPI低位震荡,PPI与CPI的剪刀差创历史新高,主要原因是PPI外溢效应有限,PPI向CPI传导受阻。按照正常的传导逻辑:总需求回暖——PPI上行——生产恢复——企业盈利回暖——居民收入提升——消费回暖——CPI上行,上游工业原材料涨价会逐步传导到下游消费品价格上,这次因为PPI过度上涨,企业生产成本抬升,中下游企业盈利能力难以恢复,传导过程受阻。按理说,上游商品涨价对于日常生活物价影响有限,理论上利好消费,但最终消费并没有起来,主要是卡在了前面两个环节,上游商品涨价导致中下游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压缩,特别是那些议价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进而影响员工收入,这也是内需不振的主要原因。
本轮通胀还有上行空间吗?
短期仍有冲高动能,大概率维持震荡上行态势,物价拐点预计在三季度出现。虽然中国经济增速将于二季度见顶,但考虑到全球经济是非均衡复苏,中国差不多提前了半年,下半年欧美国家重回主导,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持续高位运行,外需相对强劲,大宗商品价格仍有支撑,尚未见顶,但高层出手稳定大宗商品价格,短期通胀压力会有所缓解,单边快速上行的阶段已经结束。
从钢铜油三大周期之母来看,钢是中国主导定价,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约谈矿石、钢材等大宗商品重点企业后,螺纹钢回落了25%,之后震荡上行,后续走势主要看限产执行力度;铜是国内外共同主导定价,国内铜冶炼厂进入大检修集中期,产量出现环比收缩,国外智利和秘鲁受疫情和罢工影响,产量也会受到影响,短期还有一定的上行动能;原油有海外主导定价,油价与PPI指数基本同步见顶,油价顶点尚未出现,大概率会在三季度,大宗商品行情尚未结束。
稳物价还有哪些政策值得期待?
除了上调保证金抑制期货市场短期炒作,适当放松限产保障供给,还有引导价格预期,稳定需求,最急迫的是为中下游小微企业减负减压。根据上面分析的大宗商品涨价原因,除了美元弱势这种不可控的原因外,抑制金融投机和引导供需均衡都是稳物价的重点工作。之前上期所、大商所、郑商所三大期货交易交所调整涨跌停板幅度、保证金水平和交易手续费,大宗商品投机炒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后续还应加强期货和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加强多级响应遏制价格不合理上涨。同时发改委已联合五部门对重点企业进行约谈,如有必要,可能会适当放松限产增加供给。另外,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中下游小微企业减负减压,特别是下半年经济增速放缓,PPI过度上涨,对下游中小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急需信贷支持和税收优惠,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