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不产生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根据相关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应区别取得投资的不同方式确定。
那么,长期股权投资如何计算所得税呢?
(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根据财政部2010年7月14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等,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三)以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按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以支付现金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按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中,没有明确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所称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所以,可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确认时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是相同的,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但是,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会产生暂时性差异,也会产生时间性差异,在某种情况下还会产生永久性差异。
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方法不同,产生的差异也不同,应当重点关注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以上就是佛山恒企会计学校小编为您整理长期股权投资如何计算所得税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会计学习网栏目查看。
长期股权投资是固定资产吗?
一般情况下,我们说一个人很富有,会说他的固定资产在多少,现金有多少。固定资产包括了房屋、汽车、设备等等。那长期股权投资是固定资产吗?为了让您明白这个问题,律师365小编将在以下内容中为您提供固定资产的相关内容,以便于您理解。
一、什么是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二、固定资产的特点
1、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比较大,使用时间比较长,能长期地、重复地参加生产过程。
2、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发生磨损,但是并不改变其本身的实物形态,而是根据其磨损程度,逐步地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价值转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旧基金。
固定资金作为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也有以下特点:
1、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它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2、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3、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时,需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货币资金,这种投资是一次性的,但投资的回收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进行的。
三、长期股权投资是固定资产吗
长期股权投资不属于固定资产,公司股权,银行存款、股票、基金等都属于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以二级科目即被投资单位进行分类,或者以核算方式进行分类。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回答的长期股权投资是固定资产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以及固定资产的基本特征。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固定资产的概念中提到固定资产应为使用时间较长,且它是以非货币的形式存在的,但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的不确定性,所以它并不属于固定资产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