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财富服务中心首席投资官、董事总经理邱劲1月6日表示,从长时间看,理财产品固定收益是最不安全,反而股权投资最安全。
邱劲在2018年中金财富论坛上作出以上表述。他表示,很多人认为理财产品是最安全的,但是时间拉长一看,实际上理财产品固定收益是最不安全的,因为它的购买力是在被通货膨胀侵蚀的。反而大家认为风险最大的股权投资,长期来说,15年、20年实际上是最安全的。
“长期来说如果你持有的时间超过15年、20年,最高的回报第一个肯定是股权投资,固定收益类投资的收益可能不到一半。一年差五个点、六个点,十年二十年就会差好几倍。” 邱劲表示。
以下为邱劲演讲全文:
大家上午好。过去二三十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大家可投资的产品的类别在不断增多,而且在每一个类别下面各个投资机构提供的产品少的有几十家、几百家,多的有上千家。每一年各个投资机构、研究机构都给大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投资建议。对于一般的财富持有人来说,选择多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但是同时带来一个烦恼,我怎么来构建财富管理。过去到底有什么规律可以遵循,这样我在未来的财富管理上不至于迷茫,不至于出很大的偏差。我今天的内容主要是帮大家梳理财富管理到底分析的框架应该怎么样。
对于不同的财富类别,要知道投还是不投,投多少,完全是要根据它的特点来定。各种类型的财富类别,股权、债权、另类、VC、PE、海外,最大的特点历史上是有规律的,它的回报是有很大差别的。这里举两个大家熟悉的投资产品,一个是二级市场的股权投资,一个是我们熟悉的银行理财产品。可以看到从94年这两个产品有指数以后,包括通货膨胀,大家可以看到短期波动很大,但是长期来说20多年要投资在股权上的话,你的收益是11%,要是投资在银行理财,从94年到现在结构是不一样的,平均是4.8,和现在的五点几差不多。通货膨胀是2.3。这个图给大家很重要的启示,第一个启示,长期投资,如果30岁、40岁、50岁,你的财富是用来退休的,20年、30年以后用,长期投资的回报最高的肯定是股权投资。中国资本市场时间比较短,只有20多年,美国有很多专家学者做了一百多年的财富的各种类型资产的研究,研究也验证了中国我们见到的投资回报的差别。研究的结论是通过美国一百多年的财富市场的研究,长期来说如果你持有的时间超过15年、20年,最高的回报第一个肯定是股权投资,固定收益类投资的收益可能不到一半。一年差五个点、六个点,十年二十年就会差好几倍,你投资的目的如果是作为二三十年以后准备退休甚至是财富传承,你的选择是非常清楚的,而且这个结论不管是在哪一年开始投资,只要持到15年以上,它的收益都是正的,超过固定收益,同时是超过通货膨胀的。这是第一个规律,中国现在是这个情况,美国一百多年也是这个情况。
第二个概念,很多人以为我花了很长的时间艰辛创业,积累了很多财富,未来我要有一个安全性就行,把这个钱存在理财,哪怕收益低一点,但是不希望有风险。大家认为理财产品是最安全的,但是时间拉长一看,实际上理财产品固定收益是最不安全的,因为它的购买力是在被通货膨胀侵蚀的。简单的例子,20年前你有一百万的话,可以在所有的城市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买到比较理想的房子,现在一百万可能只有在三四线城市能买到。表面上看最近十几年全球来说通货膨胀是非常低的,但是对于高净值、超高净值的通货膨胀是不得了的,因为二点几的通货膨胀里面是一般老百姓的消费结构,食品占三分之一,高净值、超高净值面临的费用是教育、养老、医疗、高端旅游、房地产。你把这些价格所有算进去的话,你的通货膨胀是非常高的。你要只做银行理财,长期来说你的财富购买力是没有办法保证的。简单来说,大家习惯认为最保险的理财方式长期来说是最不安全的,反而大家认为风险最大的股权投资,长期来说,15年、20年实际上是最安全的。
资产类别不只是银行理财,不只是股票,从图上来看,这是五种比较典型的资产,货币是基本上无风险利率,国债是三点几,它的定价标准基本上历史规律是通货膨胀加上0.8个点,在中国和海外也都是非常类似的。你要做五种类型的长期投资,必须要理解大概未来给你带来的回报是怎么样的。固定收益相当于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相当于高收益固定收益的债券产品,现在的回报可能是五点几,加了很多非标资产,根据我们的测算未来通货膨胀保持在2.5的话,可能长期的理财产品就是4%。信用产品,这是大家熟悉的信托类的产品,这是相当于低评级的债券,现在的收益很高,可能有六点几、七点几,长期来说估计是在6左右。股票资产大概是在10,如果说有流动性溢价的可能,VC、PV,长期来说有可能在14%。要做好投资,必须在各种的资产类别选择做一个组合,大概的组合原则是什么?你的刚性兑付在短期内你的刚性费用,你支出的成本在你整个财富管理越高,风险承受能力越低,如果你大部分财富用来二三十年以后的用途,在风险的资产、股权资产配置应该很高。举个例子,如果你的理财目的是和女朋友谈几年恋爱,决定两年后要买房,而且女朋友提的要求是结婚唯一条件是买一个房子,在这个情况下,如果有一百万、两百万,两年以后必须要能够有这个支付能力,就不能用股权投资,因为两年之后你现在两百万不能保证一定是两百万或者是两百万以上。如果要确保的话,你的投资风险就不能很大。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是作为长期的财富管理目的,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就大一点。这是一般理财需要遵循的规律。
对于股权投资占的比重在很多财富管理的比重是非常高的,为什么股权投资长期来说能够保证比较高的收益,而且能够保证长期来说相对稳定的收益,这主要是因为在所有类别的资产里,只有股权投资跟你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正相关。这里有三组数据,最左边的A股全回报指数,从A股市场,证券交易所创立的第一天开始一直到现在年化收益率是17%,刚才说的11%是从94年到现在,17%是从股票交易所第一天创立的时候到现在它的收益率是更高的。它和经济的相关性,红线是股票指数,黄色的线是名义GDP的指数,可以看到短期来说相关性是非常低的,但是长期来说它的相关性是非常明确的。这个相关性不光在中国有,在美国、德国和很多国家都是这样的。而且美国和德国它的股票指数长期来说是跑赢这个国家的名义GDP增长,因为在这些国家里面它的上市公司一半以上的盈利都是来自于全球的跨国公司的收入,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本国的经济增长。从长期来说,股票投资是有背后经济增长驱动的。怎么投股票,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我投最好的公司,过去微软30年一直是在涨的,腾讯在上市前都是在涨的,投这些股票是不是长期投股权,实际上不是的。因为从大概率来说,一个企业是有生命周期的,它的企业、产品、技术都是有生命周期。最简单的例子,道琼斯指数一八九几年创立的时候有33支,到现在只有一支还存续,就是通用。另外32家都是已经消失在股权。所以投个股长期投资并不能保证一定能享受这个国家的长期增长。第二是投基金行不行?有这么多的基金,大家都是专业管理人,能不能保证我投一个基金20年、30年给一个给股票市场整体要好的回报,这个答案也是不能确定,因为全世界最牛的基金经理就是巴菲特,他在60年、70年、80年连续30年都是超越了股市,但是在90年,21世纪初的这十年包括到现在,他的表现和大市的表现基本是一样,任何一个股票和基金,它的历史表现很好,但是并没有能保证长期一定能享受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时间拉长以后,只有股票的指数能保证。这是很重要的概念。你要长期的能够超越指数,必须每年通过专业机构的帮助,才有可能选到每年都是表现超越市场指数的。
对于战略配置来说,一个财富的持有者,我的组合大的原则是你的刚性支出占比越小,你的固定收益的部分就应该越大,相反你的风险的股权投资的比重就应该很大。举个例子,保险公司它的刚性支出是很大的,每一年要支出很多,即使知道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很高,但也没有办法,只能70%、80%投在固定收益上,股权投资可能只有20%、30%。另外一个极端,大学捐赠基金,它每年都是好的基金,像耶鲁、哈佛等等,它的资产都是为未来来消费的。这样它的股权投资比重就可以到70%甚至80%。对于个人来说,除了这个还要考虑的就是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简单的说,你要拿到市场的平均回报,必须要严格的持有,持有二十年、三十年才能拿到市场的回报。但是大部分的人是做不到的,一个是要克服自己风险的偏好,跌的时候要能扛得住,高的时候不能是追涨杀跌,做不到的话也要通过专业的理财机构来帮助你,这样才有可能长期的能拿到高风险的高收益,这也是一个规律。
从未来来看,我讲了各种各样组合的原理,未来有可能的收益,最高的可能是14%,这类资产流动性比较差的抛之在外,只看能市场交易的,二级市场包括理财的产品。可以看到最高的股票就是10%,最低的可能是银行未来的理财产品是百分之三点几。如果是很进取的话,未来的收益是8%,这个前提条件是有可能三年会亏一次,如果是百分之百的股票,有可能两年平均来说要亏一次。如果采取比较保守的,股权的比重要降低一点,但是收益可以相对稳定一点,但是收益的收益率就必须得下降。在这个基础上,只有两个办法能够让你有可能提高收益,超过8%,超过10%,这两个方法,第一个是每年通过专业机构的帮助能够选到在这一年能够超越股票基金,比如说去年我们财富管理中心选的上架的五个基金产品,平均收益是27%,2017年整个市场回报只有20%,如果找到这么一个机构能够给你每年推荐股票的基金产品和债券基金产品,能够跑赢股市的话,你的收益有可能超过我们基本假设。
做战术的调整
根据经济周期,在经济周期好的时候股权比例可以高一点,经济周期差的时候,股权的比例可以降低一点。这样通过这两个战术调整加上优选,市场的优秀管理基金,这样整体的长期的财富管理的收益才能系统性的提高。
基于我们对大类资产的分析,分析的过程不说了,结论是2018年可能需要超配两类资产,第一类是股权,第二类是短久期固定收益,比如信托产品。
简单的讲一下,为什么2018年需要超配一些股票,大家刚才讲了经济周期和各种各样的顾虑,但是最大的顾虑是2016年经济见底回升是非常陡的,非常戏剧性的事情,2015年全球在通缩的边缘,十几个国家的国债都是负利率,到了2016年中国又出现了像2019年4万亿的刺激,大家在担心这个东西是不是可以持久,王老师问了这个问题,许博士问了这个问题,但是2016年的刺激和2009年的刺激最大的不一样,2009年的刺激包括2011年、2013年都是通过投资刺激,但是今年可以看到黄线是投资,红线是消费,可以看到2016年的刺激,投资并没有起来,投资反而下降,未来即使消费减弱一点,但是我今年的投资、去年的投资并没有像2008、2009年那么大规模上去,即使投资下降一点,我的供给不会像过去那么大幅度的上升,造成产能过剩,通货紧缩。这是和2009年非常大的不一样,可以看到右边利润确实在回升,可以说到底这个利润回升的持续性、幅度有多少,但是这确实和2009是最大的不一样。反而全球来说,最大的风险不是来自于中国,可能来自于海外,尤其是美国,因为美国在过去利率非常宽松,所以刺激了所有资产价格,估值都是在历史的平均以上,不管是债券、房地产还是股权投资,估值都是在历史的不是创新高也是接近新高,这是说的估值。而且现在美国可以看到它的失业率已经创了历史新低,红色的线过去的新低都是跟美国的金融危机或者经济衰退有紧密的关系,唯一不一样的是,这一次就业创新低没有造成很大的通货膨胀的上升,经济学家都在问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个人的看法可能是时间的关系,随着经济持续的复苏,通货膨胀迟早要起来,一旦起来以后,利率回归正常以后,过去因为低利率催生出的资产泡沫肯定要做调整。中国的情况刚好相反,中国的特点是经济不行的时候,利率非常高,为什么?因为都是用投资来拉动,投资的需求在经济不行的情况下,投资的需求非常大。在经济不好的时候,我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都是非常高,2016年经历一个短暂的“资产荒”,2016年投资需求、贷款需求没有起来,但是居民的房贷投资需求大幅度上升,造成了过去几年利率一直下不来的原因。反而中国的固定收益包括股权投资,总的估值水平还是处于历史的中位或者是中位以下。长期来说,未来几年中国有可能出现股权和固定收益投资是双驾马车并驱,实际上去年和今年投资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容易做的。
最后讲一下监管,因为大家对一个市场要有信心必须对国家的治理要有信心,现在大家的信心脆弱,好像中国的改革不但没有往前走,甚至在退后,原因是中国在加强监管,加强治理。但是监管过度,确实是抑制创新,抑制技术进步。但是没有监管下的市场改革同样是会出大事情的,因为没有监管的市场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逆向选择。只有在合理的监管情况下,市场经济发展才能起到优胜劣汰,才能起到最优的资源配置。监管加强,不一定是改革的倒退,反而有可能是为下一步的深化改革发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对于改革,它的效果和动机和意愿有一段时间是需要慢慢观察的。
投资理财保险可靠吗?
1、从产品自身利益来说:收益高低难说,至少保本而且安全。
2、从保障来说:除了保险产品之外,没有任何一种有对人身保障的理财产品。
3、从法律层面来说:所有保险产品受法律保护,而且还有避税的功能。
费者在购买理财保险时,要注意不要走入以下五大误区:
误区一:保险理财类产品一定能赚钱。
保险理财产品最大的功能是保障,投资收益都是附加功能,并且大都跟保险公司的收益相关,一定会有风险,这是保险理财产品的特点。一般购买保险理财产品所缴纳的费用会分为3个部分,一部分用来保险的保障功能,一部分用来投资,相当于给保险公司投资,还有一部分用来保险公司扣除相应的费用。专家建议,购买保险理财产品要理智,重保障轻理财,它不是一款完全收益性质的金融产品,一定要先考虑保障功能,再选择其投资效益。
误区二:分红险的收益比银行收益高。
很多保险公司向外宣传时会说自己的分红险产品的年收益率能够达到5%左右,这个比例可能比银行利率还高,很多人也因此购买了分红险保险产品,但是到头来可能发现,不但分红没有得到,可能连自己的本金都会有所亏损,深感被骗。其实,分红险还是保险产品,其主要功能还是保障,但是分红与保险公司盈利直接相关,如果保险公司经营不好,分红险的收益自然不好,甚至可能为零。
误区三:万能险一定没有风险。
万能险这个名字会误导很多人,认为万能险一定是最有保障的,其实这也是人们不了解保险理财产品的一个表现。万能险的最终结算利率并不是按照年利率去算,而是每个月的利率结算后累积到下一个月,这种计算方式可能会导致获得的收益远没有按照年收益率来结算的结果多。所以万能险也是有风险的,并不是一定万能。
误区四:投连险适合所有人投资。
投连险有一个特点就是保险公司不保证最低收益率,不承诺任何形式的风险,并且短期内也不能退保,否则会损失本金。所以投连险并不是适合每个人投资。
误区五:买熟人保险一定稳赚。
通过上面介绍可知,投资型保险是存在风险的,与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有关,所以与是不是熟人并无关系,请大家购买时一定要选择大型保险公司及负责人的保险代理人。在选择产品时,如果保险销售人员一味强调其产品的收益特性,请慎重选择。
2、投资理财型保险:
投资理财型保险是保险与投资理财产品之间的产品,主要指投连险产品,分红险产品和万能寿险产品。老百姓常见的理财方式是银行、股票,还有基金,保险公司推出投资型产品是发展的趋势。需要强调的是,投连险产品把所缴保费做分配,一部分钱做保障基础,一部分做投资理财,在消费者与保险公司之间存在委托与受托的关系,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保险关系,演变成一种类似信托的关系。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购买投资型保险产品。
由于分红、万能、投连等人身险产品具有较强的储蓄替代性、保障性及具有投资性,而同期资本市场持续走低,推动“保险理财”成为消费者青睐的主题。值得关注的是,受到资本市场低迷的拖累,一些投资型保险产品已经出现亏损,部分市民选择了退保。同时针对今年以来人身险发展过热的现象,保监部门已经发出风险提示。专家认为,“保险理财”的根本功能应是保障,市民应有更理性的投资意识。
3、买理财型产品有两个先决条件:
首先,客户必须受到良好的教育,对自己的需求很清晰,有一定抗风险能力,最好是中高端消费者。其次,销售人员和保险公司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目前一些销售人员在销售保险产品的过程中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因此导致了许多纠纷的发生。
专家提醒市民,在全民理财时代,市民要做好自己的资产配置。投资理财有一句名言,“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保险作为保障型产品,首先应成为“理财篮子”的底部,没有这个底部,再多的“鸡蛋”都容易掉光。其次,市民要增强投资理财风险意识,购买时看清保险合同相关条款,根据购买能力进行投资。
第三,要对新型寿险产品的期限、费用、风险情况、客户的权益与义务做全面详细的了解,有效保障好自己的利益。如投连险是一款适合长线投资的产品,选择退保需付出一定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