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顿森林的固定汇率体系的解体重新激活了世界金融市场,使得新一代的全球宏观经理在市场动荡中脱颖而出。伴随着汇率的自由浮动,投资组合决策增添了一个重要的新视角。在汇率波动性被引入到市场的同时,新的可交易产品也在蓬勃快速地发展。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绝大多数活跃的交易都是投资于流动性的证券和实物商品市场。因此,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全球宏观对冲基金经理的两大不同流派,并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
股票流派
全球宏观对冲基金经理的其中一大流派,是从国际股票交易和投资中产生的。
直到1971年,当时的对冲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而对冲基金业在1949年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Alfred Winslow Jones) 创立第一个对冲基金后就已成型了。琼斯所设基金的原创模式与现在的绝大多数对冲基金大体一样。它通常离岸设立,很大程度上是着眼于规避监管,投资者不超过100人,并且相当一部分资金都来自基金经理自己的腰包,且对投资者收取20%的业绩提成费用。(据说,如今收取20%业绩费用的惯例是由琼斯根据另一类交易的例子建立的。在那类交易中,交易商设计了一种利润分享的制度安排,对承担风险者提供合适的激励。15世纪的威尼斯海运商人可从他们的委托商那里获取20%的利润,作为他们成功地完成航运任务的回报。)
A.W.琼斯公司交易策略的出发点,就是减轻全球宏观因素对股票挑选造成的影响。琼斯管理着一个由多头和空头等权构造的对冲账户,以努力消除更广义市场的波动影响(比如股票市场的贝塔)。然而,一旦货币的汇率变得自由波动,那么对于国际股票来说,就增添了一个新的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尽管采用琼斯模型的经理们在全球宏观引致的波动中,试图尽可能保持风险的中性,但是国际股票领域中新出现的全球宏观经理却在追求利用这些新的市场机遇。外汇交易风险被当成一个全新的可交易的资产类别,尤其是在投资于外国股票的交易中,外汇风险已经成为影响业绩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属于这种流派的宏观基金经理们,例如,乔治.索罗斯(Geoge Soros)、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迈克尔,施泰因哈特(Michael Steinhards)和朱利安.罗伯森(Julian Roberston,老虎基金管理者),都非常乐意使用汇率波动作为一个可创造财富的机会集。他们早先都是全球多头和空头股票投资中的成功者,因此他们在全球市场操盘的成功经验使得他们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可以灵活而迅速地转向货币和外国债券的投资交易。在这种新投资范式的初始阶段,宏观经理们很少能感受到竞争的压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他们诱人的利润吸引着更大规模的资金涌入时,这些基金也逐渐被迫而不断地进行更深、更具流动性的市场交易,并超越了他们进行股票挑选的核心能力。与此同时,由于更多的其他基金也跟进采用了同类投资策略,竞争也更激烈了。
商品流派
全球宏观对冲基金经理的另一流派,是从实物商品和期货交易世界中发展起来的,集中在芝加哥的交易所。尽管两大流派发展于同一期间,但是商品流派是独立于股票流派而发展起来的。
然而,在商品交易中诞生的鼎鼎大名的全球宏观交易员,并不是从芝加哥中心造就出来的,而是从位于新泽西州的最有远见的商品和期货交易公司一普林斯顿商品公司(Commodities Corporation of Princeton)中学习交易技能而练就出来的。
商品公司(CC)的创建人,海默.威玛(Helmut Weymar),被许多人称作全球宏观商品流派的开山鼻祖。威玛是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纳贝斯克(Nabisco)公司的明星级可可粉交易员。威玛联手他的良师益友一传奇性的交易员阿莫斯。贺斯泰德(Amos Hostetter)、小麦交易员弗兰克.万纳森(Frank Vannerson)和他以前的老师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为了给交易员提供一个专注于应对市场风险而不必为行政管理及其他分散注意力的事务所困扰的理想环境,他们一起创立了商品公司。商品公司的管理层对风险承担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为交易员提供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开放式构架,这个构架下交易者能够茁壮成长。商品公司为许多后来成为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全球宏观经理们提供了第一桶金,举些例子来说,这些人包括卡克斯顿(Caxton)的布鲁斯.科夫纳(Bruce Kovner)、都德投资公司(Tudorinvestment coporation)的保罗.都德.琼斯、摩尔资本公司的路易斯.培根(Louis Bacon),迈克尔.马可斯(Michael Macus),格伦维尔.克雷格(Grenille Craig). 埃德,赛科塔(Ed Seykota)、格伦.奥林克(Gien Olink)、莫里,马克维茨(Morry Markowitz)以及布莱尼姆资本公司(Blenheim Capital)的威廉.柯依克(Willem Kooyker)。
商品公司设立的最初目的,是要尽可能地利用那些可交易的实物商品的优势,这是因为那时交易员的视野与眼界是如此狭窄,每个交易员往往只关注其中的某一类商品市场。但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世界贸易的开放,全球宏观经济因素开始对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起到更大和更重要的影响作用。习惯了时而出现的极端波动情形、掌握了影响特定市场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商品公司可以轻易地把业务拓展到货币交易和金融期货交易领域。对于商品公司的交易员来说,只要存在价格的波动性,他们对标的资产本身就毫不在乎。
商品公司的交易员涉及所有的产品交易,因此他们被称为“通才”。商品公司的创建人贺斯泰德,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就一直进行股票、债券和商品交易。商品公司出现的第一个成功的“通才”是胶合板和棉花交易员迈克尔.马可斯和他的年轻助手布鲁斯.科夫纳。尤其是科夫纳将商品公司的交易风格推到一个更像全球宏观策略交易的风格,而这意味着要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所有产品的交易。他同时也开创了商品公司的另外一种趋势,那就是离开公司去创立自己的基金。以商品公司的基础和初始资金起家,科夫纳的基金(Caxton), 对管理的资产而言,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管理集团之一。类似的,商品公司的其他几个人现在也在管理着当今一些最大的对冲基金群。许多人把他们的成功,归因于在商品公司所学习与吸取的有关风险管理、杠杆和交易的经验教训。作为一种成功的证据,在演变成更像是一种复合对冲基金的投资工具之后,1997年商品公司被高盛集团所收购,但是许多资金还是仍然会被分配到属于商品公司原先交易的业务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