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煤炭、钢铁价格大幅上涨之后,进入2016年第四季度,有色金属、草甘膦、尿素、磷肥、醋酐、水泥、PVC、甲醇、胶粘化纤、钛白粉、纯碱、维生素、LED芯片、白酒等纷纷涨价,涨价概念股一时成为市场热点。
如何挖掘涨价概念股呢?在众多的财务指标中,每股收入这个指标参考价值尤其大,若每股蕴含的收入越大,意味着涨价弹性越大,收入是利润之母,主营利润皆源自收入,当然,如果能够结合每股EPS或者净利润率等指标,则参考价值更大。比如去年因股价因煤炭涨价而表现较好的如冀中能源、西山煤电、开滦股份等,以及四季度表现较好的如江西铜业、驰宏锌锗等有色个股,其每股收入皆较高。
2017年市场对PPP的期望较高,相关项目公司具体受益几何不得而知,但兵马未动、粮草必定先行,诸如工程机械、水泥等建材想必能最先受益,这或许也是最近水泥价格进入淡季不淡、三一等工程机械企业销售数据持续反弹的原因。
港股有家公司叫中国建材(3323),这公司具备正宗的央企改革概念,但在港股不太认这一套,业绩才是“硬道理”,表面上看,公司的确太过平庸:高达近80%的资产负债率,且绝大部分为有息借款,尤其是需要在一年内偿还的短期贷款,真令人叹服其举债能力!瞄一眼资产负债表,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个大胖子,浑身憨肉,毫无美感可言,与“性感”二字根本不沾边!
但公司毕竟是央企,暂时又处于行业顺周期,短期银行贷款违约而造成资金链断裂风险较小,细看也能找到些微亮点:就是文章前面所说的每股收入,其2015年这个指标高达21元(港币.下同),2016年前三季度也超过14元,而净利润率仅有1.65%,历史上最高净利润率曾超过10%,如果净利润率因涨价而每提高一个点,则每股EPS就增加近0.20元,表面上看,对于仅有4元的股价来说,应该还是有点刺激效果,万一净利润回到5个点呢,虽然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性。
有朋友说,除了产品涨价,公司十倍于净利润的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减去资本化部分)理论上也有不小挖掘潜能,毕竟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随着行业转好而开始改善,不过对于央企而言,还掉贷款能降低负债,但同时亦意味着总资产减少,对于注重资产规模的央企来说,这点就别多想了。
公司账面420亿的商誉也是个不小的风险点,如果行业处于逆周期,则可能需要减值,从而加速利润下跌进程。锻炼好了,甩掉憨肉或许能增加些肌肉,反之,则可能成为巨大的包袱。
“每股收入”这个指标相对比较适用于港股市场,对于A股,产品价格刚涨,或许次日股价就一步到位了,而港股则需要等待业绩确认,这是两个市场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