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股市分析]央行透漏关键信息!这件事迫在眉睫!银行必须动真格的!
银行的血,实体的命!
2020年,银行业终于要用实际行动,让利实体经济!
5月25日,央行研究局发表重要文章——《客观看待第一季度银行业利润增长》。该文一经发出,便引发巨大争议,因为文章特别提出:
不排除年内出现银行利润增速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可能。
如果2020年银行利润真能零增长、负增长,那绝对破天荒头一遭!
回看历史,即便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银行业也没有出现过利润零增长。
为了中国经济 银行这次来真的?
疫情之下,金融实体大分化。
据券商统计,2020年一季度A股各行业里,只有三个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为正,银行业便位列其中,且高居三甲。
银行业表现不俗,但同期,制造业却整体滑落。
据券商统计,制造业领域中,几乎无一例外,利润普遍大幅下滑,汽车等代表性行业跌幅更是高达81.24%!
不但在中国,即便在世界,中国银行业表现依旧堪称亮眼。
5月25日,据界面消息,同样疫情下,欧美银行和中国银行净利润变化,可谓南辕北辙。
一季度欧美五大银行(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富国银行、汇丰控股)净利润增速均实现较大幅度负增长,平均增速为-60%。
中国银行+5%,欧美银行-60%,疫情之下,孰强孰弱,高下立判。
银行业利润表现如此出色,A股自然是以掌声回应。
据财联社消息,由于部分银行业绩超预期,4月底一周,银行股普遍经历了多日的大涨。
银行赚钱没问题,但在疫情之下,在中国亟需制造业从大变强的时期,银行表现太过“出色”,其实会引发一些不适感,一些焦虑感。
5月25日,央行研究局发表的文章题为《客观看待第一季度银行业利润增长》,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银行太赚钱的一种降温式说明。
更早,银行业的主管部门——银保监会还做出过更加暖心的回应。
5月23日,银保监会称,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接下来,为了积极引导和督促大型银行发挥“头雁”作用,提升服务制造业的战略层级,明确大型银行要在2020年达成“五一三”任务:
全年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不低于5%,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比年初提高1个百分点,信用贷款余额增速不低于3%。
监管层用心良苦,但银行们在趋利本性之下,实际更愿意把钱投入房地产领域。
2019年,除了被银保监会列入“五一三”任务的国有大行,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制造业贷款均呈现减少趋势。
更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和历史最高峰相比,几乎所有银行2019年的制造业贷款余额,都成下跌态势。
制造业贷款跌跌不休,房地产占比却节节攀升。
据任博宏观统计历年银行年报,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近些年不断攀升,2019年,个人住房贷款占国有大行的比例更是达到30%。
5月26日,据中国证券报消息,在符合住房不炒的前提下,各家银行加快了手续办理和放款流程。
更有某银行高管表示:房贷对于银行来说是优质资产,不良率非常低,抵押率高,每家银行都非常重视房贷业务。
近期,叶檀财经楼市团队经过多方统计发现,在长三角、珠三角带领下,一二三四线城市正普遍回暖,土地市场、新房二手房市场全线开花。
和开发商“弹药库”关系最紧密的土地市场,表现尤为明显。据克尔瑞数据,最近一周重点城市土地市场溢价率已经创出2020年新高。佛山更是创出75%的惊人溢价率。
继3月份M2重回两位数之后,4月份M2(达到11.1%)再创新高。
钱变多了,去向很重要,从投资看贷款,截止到4月份房产依然是香饽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前4个月,基建、制造业、房地产三大投资领域里,房地产投资回暖最快,而制造业投资恢复最慢。
具体来看,房地产投资同比去年仅下滑3.3%,而基建投资相较去年下滑11.8%,制造业投资?下滑18.8%,跌幅最大。
5月25日,财新发表了瑞银国际一篇的研报,研报里关于制造业投资的部分非常值得深思。
瑞银说道,预计2020年制造业投资会下跌5%。这个预计和银保监会“五一三”对国有大行的要求相差十个百分点。
瑞银基于什么作出2020年制造业投资会下滑5%的判断?
研报里解释到:制造业投资的下行压力主要来自国内资本开支走弱,而非外商直接投资(FDI)回流或减少,后者对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性已逐渐减弱,且已逐步转向服务内需的行业。
换言之,国内才是制造业投资的关键。
2020年2月,央行在《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表示:
银行要发挥利润较多的优势,向实体经济让利,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2020年5月,工作报告中提出:
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鼓励银行合理让利。
2020年5月26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回应“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等问题时表态:
下一步,央行将会按照要求,加大货币政策创新力度,提高金融针对性和精准度。
我们能够看到,听到最高层、监管层支持实体制造业的呼声和意愿,但更希望银行可以切切实实给制造业让利,给实体经济让利。
从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角度看发展,2003年之前,中国更像制造业强国德国和日本,而2003年之后中国更像金融业强国美国和英国。
2020年,华为和原油宝告诉我们,中国目前其实离金融强国和制造业强国都有的一定距离。
相比于金融业来说,制造业卡脖子的问题,更加迫切,更加急切!
银行需让利,制造业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