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勤民
杭州商业银行副行长
主要观点
利率市场化改革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是市场对既得利益集团权利的最终“剥夺”。
利率市场化改变赢利模式
如果以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作为利率市场化的逻辑起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其实已走过15年历程。
我国资金价格(利率)的市场化进程仍有点迟缓,从H前的情况和未来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趋势看,利率市场化有可能在“十二五”期间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改革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是市场对既得利益集团权利的最终“剥夺”,下一步的深化和推进难免会遇到一些阻挠,所以,对未来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节奏也不能过于乐观。
利率市场化将导致银行传统主导业务的比重逐渐下降,无形中加大银行的竞争压力和经营压力,并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划分。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将更加注重对优质客户的服务,对存款客户的服务更加体贴,主动理财建议以及存款增值服务将成为除了存款利率以外打动客户的因素;而对于信贷客户,银行将-改以往贷款人求着信贷部门的格局,真止成为服务的部门。同时,银行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对客户资源的简单争夺,而将扩展到与存款、与贷款相关的中间业务领域。
信用卡业务将成为竞争的一块核心,理财服务、理财咨询业务、担保类业务、承诺业务、金融衍生品交易类业务等这些不受利率波动影响且不山用银行自身资金的中间业务或表外业务可能成为未来银行争夺的核心领域。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差的逐步缩小,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各种直接融资工具的不断推出,决定了商业银行的赢利能力不能再依赖贷款规模风险管理能力和财富管理能力将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就必须加快经营发展方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