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最近,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的公告引发市场热议。总体看,所有议论无外乎都是在猜测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势是松是紧。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不能注意到一些关键问题,那货币政策就很容易出现重大偏差。在此,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希望货币当局认真研究考量。
延续20年的一个公式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多年以来,央行采用“M2增速=GDP增速+CPI+1%至2%”这个公式来考量M2增速是否适宜,但现在,它悄然变成了“M2=GDP增速+CPI”。正如央行常说的,M2增速要与GDP增速和CPI水平相匹配,而货币政策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大致是这样的考量。为什么多年存续的哪个1%至2%的“小尾巴”没了?
为什么M2增速要考虑一个1%到2%的“富余量”?当年央行的解释是,因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市场化改革,在市场化过程中,计划经济时代没有被计入成本的资产必然随着市场化而货币化,这块资产价值的逐步显现,需要有相应的货币支持。举个例子,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用地多为国家划拨,在企业财务账本上根本没有成本体现,但市场化改革后,如果这家企业要上市,企业用地必然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被重新进行价值评估,而且需要在股票价值中得以体现。在股市上如何体现这个价值?当然需要有对应的货币。反过来说,如果央行不考虑这样的货币需求,这个价值根本无法表达。
这就是道理。那为什么现在去掉了这个“小尾巴”?一般性的解释是,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市场化过程。或者说,资产货币化过程已经基本完成。因此,就不需要在货币供给中再考虑“小尾巴”的问题。
中国经济真的已经彻底完成了“资产货币化”过程?最近,因为工作原因而更多地关注到中国农村,而这一关注让我发现,实际上,农业资产和农业基础设施的货币化过程,有的刚刚开始,有的尚未开始。
比如农村土地问题。当年,农民种地生产出的商品自产自销,其销售价格基本没有考虑土地成本,也不会考虑自身的劳动力价格。同时,因为那时农民打井浇地,所以水也是不要钱的。但现在,农民进城打工,种地需要雇工,尤其是土地流转让耕地价格显现,而且在环保形势之下,地下水、地面水都变成了农业生产成本,这还不算种子、化肥、人工、运输、仓储等等,几乎所有农业资产和生产资料成本都在不断显现,以至于中国食品价格不断上涨,而这样的涨价恰恰反映的是农业资产市场化、货币化的过程。
肯定地说,因为农业成本显现而导致食品价格上涨,恰恰需要央行货币供给的那个“小尾巴”去适应,但我们往往看到相反的做法:为抑制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CPI上涨,我们采用紧缩货币方式予以应对。问题是,长期采用紧缩货币方式应对“农业资产市场化、货币化进程”,是否会导致基础货币供给产生巨额“欠账”?
中国农业市场化,农业资产从“非标准化资产”逐步转化为“标准化资产”、进而货币化的过程已经悄然涌动。比如最可标准化的资产——农村宅基地,现在已经有一部分进入市场,变成银行信贷的抵押物,未来是否可能进一步市场化?而这样的资产货币化进程是否需要央行在货币发行中予以考虑?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或许值得央行认真研究,并尽快拿出措施予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