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最近,关于赤字是否可以货币化的问题争论不休。说实话,这事真没什么好争论的,财政无非是说:央行应当以国债(国家信用)为基础吞吐基础货币;而央行则认为,这是赤字货币化,是财政向央行透支。
表面看各说各的道理,但这里有个关键的基础性概念:到底什么是赤字货币化?是不是央行只要买入国债就属于财政货币化?按照理论,所谓财政赤字货币化,一般指的是:财政直接、强行向央行发行国债的行为。我们国家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但那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事情了,早已时过境迁。
为什么信用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关键在于:担心政府为了政绩而利用权利无度发行国债进行投资,去不断刺激经济。所以,货币主义理论主张货币政策应当独立,不受财政欲望干扰,杜绝财政对央行透支。
基于这样一个基本认知,我们需要意识到,判断财政是否向央行透支应当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央行对国债是主动购买、还是被迫购买?如果央行是迫于财政压力而被迫购买国债,那这显然属于财政向央行透支;但如果是央行主动购买,那只是央行把国债当成吞吐基础货币的工具,这有什么不可以?这不是货币理论给定的行为模式吗?
第二,是否具备有效的财政约束?如果政府预算约束不强,央行地位过弱,那可能容易出问题;但如果政府预算必须经由议会批准,而法律根本不支持政府预算的任意扩张,那就根本不存在财政透支问题,就算实际已经产生透支,那也是社会发展之必须,比如美国政府赤字正在大规模透支美联储,但这也是美国的无奈和国会批准的结果。
依据上述,中国央行即使购买国债,也根本不存在所谓财政透支央行,或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问题。第一,央行在二级市场(哪怕是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完全是央行的自主行动,完全不受财政控制;第二,中央政府预算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这是全国人民的意愿,而非财政决定。
另外,央行和财政部都是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行政机构,货币政策取向和财政收支安排体现的是中央政府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承诺的工作目标。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样,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独立性”,更不能变成“独立王国”。所以在中国,必须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密切配合,“密切配合”才能更加充分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和高效。
至于央行该不该购买国债,如何购买国债,我们认为,这应当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尤其是在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里多一种工具没什么不好。毫无疑问,央行是国家法定发钞机构,央行发行的央票代表国家信用,但财政发行的国债同样代表国家信用,央行没有排斥的理由。况且,央票职能单一,只能发挥吞吐基础货币的作用,但国债不仅可以供央行吞吐基础货币,而且还能承担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作用。所以,央票和国债对央行而言具有同等效用,但站在国家的角度看,国债的效用显然远远大过央票。
还是那个老问题:我们需要摒弃部门偏见,而需要统一站在国家利益立场上考虑问题、评价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