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雷对徐工长达4年之久的马拉松式的“追求”最终败北,作为国际资本大鳄的私募基金,凯雷在收购徐工时遭受的“挫折”不得不让人反思。当然,失败的原因和其“追求”对象的特殊性不无关系。
作为国企中重点龙头行业,徐工的改制行为不仅会受到地方政府的左右,当允许凯雷控股徐工涉及威胁国家重点行业的安全时,社会舆论的介入也使得徐工在是否决定最终接受凯雷时变得异常谨慎,并最终“拒绝”了凯雷,走上了整体上市的改制道路。事实表明,没有“下嫁”凯雷并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徐工近年来发展得很好,仅徐工重型2007年就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利润超过10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71%、98%。
(1)政府激进的行为使徐工身陷困境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政绩冲动下,徐州政府把当地众多分散的机械企业重组加入徐工。与此同时,徐州境内掀起了“国退洋进”的浪潮,多家国企被卖给了外资。就在十几年前,徐工就曾与卡特彼勒引发了合资风波。
当时,徐州地方政府把引进卡特彼勒列为当年政府重点项目。但卡特彼勒在签约前一天,突然提出附加优惠关税的协议。在说服海关无望后,当时的徐州市政府决定拿出地方财政补贴,“要不惜一切留住外资”。卡特彼勒留下来的结果,并没有给地方财政和当地就业带来预想的红利。相反,卡特彼勒与徐工的合资公司在跨国企业转移定价等繁杂的财务体下连续多年亏损,不少徐工多年培养的业务骨干也转投卡特彼勒门下,本土人才大量流失到外企。
有了卡特彼勒的前车之鉴,徐州地方政府此次为徐工选择合资对象慎之又慎。从2003年设定改制时间表开始,徐州政府再一次主导了徐工改制的整个过程。从民企德隆和三一重工,到卡特彼勒等国际产业投资者,最终经过数轮竞标之后选择了私募基金凯雷。但徐工这一美梦并未成真,收购方案虽历经一波数折仍然最终由于国资委的阻力而夭折。所以说,正是地方政府一次次不合理的行为造成了徐工的困境。
(2)社会舆论的作用
正是向文波的一篇篇措辞激烈的博文引起了社会舆论对这场原本风平浪静的收购案的关注。向文波向人们揭开了其中的内幕: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规定,凯雷欲控制徐I 85%的股权就是一桩彻头彻尾的违法交易。由此带来的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愈演愈烈,惊动高层。
最终,徐工被收购事件逐渐上升到贱卖国有资产的高度,而且作为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品牌价值最高的企业,属于国家战略企业,徐工被贱卖是政府和社会公众都无法接受的。所以,这桩交易最终没有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