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质押式回购资金如果流入股市,那么就是一个滚雪球的业务。即股市上行时,股票市值越高,质押融资越多,进一步推高股价。股市下行时也同样表现出滚雪球效应,股票市值越低,需要补充抵质押物,但本身市场流动性不足,导致爆仓将会频频出现。因此,滚雪球的产品天生注定与系统性风险相关。
下一步,应是规范股票质押市场,严格控制资金流入股市。严格控制杠杆率,减少系统性风险可能。
什么是股权质押?
举个栗子,乐视网上市了,作为大股东的贾总,为了自己投资法拉第未来,就把手里的股权抵押给了金融机构,换取现金。这种行为就是股权质押。
为了确保资金安全,金融机构不会按照市场股价计算,会划定一个平仓线,如果股价低于这个价格,金融机构就会强行平仓收回现金,避免损失。也就是俗称的爆仓了。
不过,金融机构不是每次都会强行平仓,因为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就算出售也卖不出好价钱,有时候大股东质押股份过多,也根本不好出手,有不少贾总的股权质押的接盘侠,乐视网的股票就烂在手里了。
股权质押的问题出在哪儿?
股权质押这类贷款,海外也有。
比如在日本,贷款人主要是日本证金和几大券商,借款人则主要是券商的高净值客户,可以用来做抵押的证券不限于上市公司股票,国债、公司债、公募基金,甚至海外的债券都行。总体来看,这本质上是一种面向高净值人群的消费金融业务。说它是消费金融,是指这类贷款期限多为3个月、6个月、1年,通常不会超过两年,这期间随时可以提前还款;此外,这类贷款不限用途,不仅不限,还鼓励你去买股票,买房子,修房子,养孩子,买豪车,发展各种兴趣爱好。在不限定用途这一点上,国内也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海外也是这么干的,为什么到了我们这里就会出问题?
主要原因有三个。
其一,体量不同。海外的股权质押贷款,说到底,无非是个非常小众的金融产品,而国内把这个做到了“无股不押”的境地。金融这个行业,有个不变的揍性,就是无论什么金融产品,一旦体量超过其本份,膨胀的过快,它就会有意无意地把自身的风险“升华”为系统性风险,然后呢?然后就是绑架政策,让别人为其买单了,就这么简单。
其二,对象不同。海外的股权质押贷款,面向的高净值人群通常都不是大股东。作为海外券商来讲,他做这个业务,是为了间接维护其主业。如果这些客户不借钱,很可能会卖掉手里的股票提现走人,说不准以后不回来跟你玩股票了,对券商的客源、管理资产规模都是损失。而这时候你跟客户说:您持有的股票马上要分红了,而且上涨空间巨大,卖了实在可惜;抑或,您卖了要付手续费、要交税,还不如从我们这里借,成本很便宜。如此种种,他很可能就从了,只要你话术高明一点。总之,用股权质押贷款的利差收入足以补偿少赚的那一道手续费,管理资产规模、客源也维持住了,何乐不为呢?而国内券商考虑的不是这个。事后看来,为了赚那点通道费,操着卖白粉的心,不值!
其三,用途不同。通过股权质押借钱的大股东,除去纯粹为了套现,压根没惦着还的(骗贷),其他用途可以笼统地理解为投资,而不是消费(因为消费的话,用不着借那~么多)。一旦是投资,不管是投房地产,做并购,开拓新业务还是买新设备,一个问题随之而来:期限错配!
前面提过,质押贷款通常是中短期,适合做成消费贷,顶多是过桥贷,不适合用作中长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