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股民认为,不管控股股东的出发点如何,关联交易都或多或少地会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这对股民来说总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尤其像到年底,如果不搞关联交易,股市里不知会增加多少ST甚至退市股票。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但值得股民特别注意的是,正如天下不会掉馅饼一样简单的道理,那些白送利润形式的关联交易,大都隐藏着控股股东较大的利益追求。期望他们给上市公司一个好的发展,给中小股民一些好的回报,是颇不现实的。相反,许多控股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惜牺牲上市公司的利益,牺牲其他中小股民利益。如国家股股本持股比例45.43%的活力28,竟然上演了一幕“父债子还”的闹剧,为国家股股东核销1.34亿元的坏死账,结果导致活力28出现2亿多元的巨额亏损。
活力28是由湖北沙市日用化学品总厂作为唯一发起人在1992年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年5月在上海证交所上网发行2000万股A股,近三年每股收益一直保持在0.30元以上,1998年每股收益还达0.39元。谁知风云突变,到1999年中报时,活力28净利润亏损2.09亿元,净资产收益率由1999年同期的4.4%跌至-115.04%。
一家老牌绩优股半年时间便沦落为每股收益亏损1.75元的“垃圾股”,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从中报中即可以看出,活力28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调增管理费用坏账损失13471万元,而这便是该公司上演“父债子还”的“收获”。原来,持有活力28国家股5429.7万股的荆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1997年授权活力28集团公司经营其所有的国有资产,使活力28集团成为上市公司活力28的第一大股东,持股45.43%。活力28董事会称,由于集团无经济实体,以前年度发生的有关费用由上市公司垫付,且目前集团无任何偿还能力,因此于1999年上半年核销活力28集团的欠款13471万元。
活力28董事会大笔一挥,就将活力28集团1亿多元的欠款核销,其为大股东效力也做得似乎太露骨了。许多股民提出疑问:上市公司的巨额财产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化为乌有,这还有什么股东权益可言?
上市公司的许多关联交易成了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一个手段、一种途径,从而引起了许多投资者的反感。据《证券时报》组织的一次网上调查结果,63.35%的投资者认为当前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母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较多,导致多数上市公司利益受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应该得到法律的规范。
毫无疑问,在当前公司治理不规范、股权结构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进行非正常交易操纵利润,或者侵害股民利益的现象,还将在一定范围内大量存在。对此,作为投资者,不能不有所提防。而在当前国有股、法人股一股独大的情况下,一般中小股民无力抵制不合理的关联交易,但可以通过认真分析财务报表发现其猫腻所在,从而避开这类有风险和隐患的股票,这叫惹不起躲得起。因此,投资者在分析上市公司年报、中报时,要特别关注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对关联交易形式的合法性、价格的公允性进行认真分析,从而指导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