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计划书就是项目包装的成果,而这个成果实际上是用来与投资者沟通的工具。图6-4表明,沟通的效果有可能出现四种情况。
图6-4 深入浅出乃沟通捷径
深入深出。项目公司把项目研究得很透彻,但是商务计划书满篇专业术语,晦涩难懂,除了他们自己,谁也看不明白,茶壶装饺子,塞得进去但是倒不出来。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那些由技术人员创业的高新科技项目。
浅入浅出。项目公司自己都没有把项目研究明白,因此商务计划书写得简单肤浅,尽是人云亦云的套路,让人感觉不到半点专业水平,同时也提不起任何兴趣。这种情况多半是由干项目公司涉足了一个不熟悉的行业,或者策划了一个力所不及的项目所致。
浅入深出。项目公司本身对项目的策划不甚了了,但是商务计划书写得云山雾罩,不把大家绕懵了绝不罢休,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要么是融资方水平太低,连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写的是什么意思。要么就是项目本身没有价值,但是融资方故意虚张声势,把半桶水咣当出一桶的假象来。
深入浅出。项目本身策划得很高明,同时商务计划书写得简单通俗,让人很容易看明白,同时也很容易引起兴趣。项目包装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是最困难的,达到了这个境界,就踏上了融资的捷径。
对于很多项目公司而言,深入基本不是问题,问题往往在于浅出。一个项目如同一个产品,项目公司如同产品的开发者和生产者,对于自己产品的深入理解,无人可以与之相匹。可是能够深入的人未必能够浅出,正如一个产品的开发者往往不是这个产品好的销售者。笔者把这一现象总结为房氏定律。
根据房氏定律推断,让一个软件的开发者去写这个软件的使用说明书,多半不会有好的结果,因为开发者和客户往往从截然相反的方向看待产品的功效。开发者的思维方式是由里到面,而使用者的思维方式是由面入里。开发者首先考虑的是这个产品怎样发挥功能,而客户首先关心的问题是它能发挥什么功能、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向客户展示这个产品最后产生的效果,比让他们明白如何发挥功能、如何使用操作还重要。客户购买的产品往往不是最好的产品,而是最吸引他们兴趣的产品。由此推论,在销售一个产品的时候,浅出比深入重要得多。
国内有很多大学喜欢请老外讲学,我也听过几回外教大师的讲座。台上的讲演者确是享誉全球的一流大师,可是给他配的翻译却是个三流的翻译。那翻译根本就没有理解大师讲的内容,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水平胡翻乱译,常常是丢三落四,词不达意。学员简直就是在“遭洋罪”,他们花了聘请大师的成本,结果只欣赏了三流翻译的水平,可谓播下龙种收获跳蚤。事后我问学员,如果两者必居其一,他们宁愿要一流大师加三流翻译,还是要三流的大师加一流的翻译。学员们几乎异口同声地选择后者,至少他们能够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真正学到三流大师的水平。
在很多情况下,浅出甚至比深入更难,正如在大多数情况下销售比生产更难。这一论断不但适用于买方市场,即便是非商品的思想和理论亦是如此。哥白尼发现了地心说,写了论文却不敢发表,而布鲁诺为了向人们传播这个真理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马克思花了13年写出了《资本论》,但是为了让世人相信马克思主义,千百万人掉了脑袋。是发现一个理论难,还是推销它更难?我相信牛顿、伽利略、达尔文、弗洛伊德等诸位泰斗都会有相同的体会。如果有谁读过郭沫若翻译的世界名著《浮士德》,你会为郭沫若的文采感到震撼。把一个文化背景和语言结构完全不同的长诗翻译得结构工整,合仄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如同一个一气呵成的中文原作,不但需要深入地理解原作的原意,同时还要具备深厚的浅出功底,两者的功夫加起来,甚至超过作者。
笔者强调浅出更难,是因为深入者未必一定要浅出,但是能浅出者必须要首先深入。如果你没有真正深入地理解一个项目,如何能用通俗的语言将它阐述清楚?成语典故都是深入浅出的典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成语就是用很简洁的语言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明白这些道理的人未必一定要使用成语,可是使用成语的人必须首先了解这些典故中的道理。没有深入便浅出者,就好比不了解这些典故背后的寓意就乱用成语,只会贻笑大方。
未深入便浅出,就是浅人浅出。未曾深入而故作深沉,就是浅入深出。这两个层面上的项目包装,不是肤浅就是欺骗,在现实中不具有典型意义。投资者除非上当受骗或者一时糊涂,绝对不会把钱扔给一个连自己的项目都不甚了了的团队身上。
比较典型的情况是深入深出,往往大多数初创的高新科技企业的项目包装,都处在这个层面上。项目公司有能力深入,没能力浅出,或者是只有深入的人才,而没有浅出的人才,只有项目开发的人才,没有项目包装的人才。这种情况不但困惑着项目公司,同时也困惑着投资者。虽然说皇帝女儿不愁嫁,但是不把你的女儿打扮漂亮点,谁能从一片村姑中挑出公主?虽说茶壶里的饺子美味,但是你不把它倒出来,谁知道它是咸还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