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股市从2008年8月8日开始,连续两天狂跌了10%.在此期间上市的新股“浙富股份”(002266)却逆大市而动,连涨两天。其“抢眼”表现,注定它将成为一个典型案例,受到人们的关注。
该股2008年8月6日上市,在之后大盘大跌的两天里,它却大涨10%,成为深市唯一具有操作价值的股票。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这只曾昙花一现后,又“匆匆离去”的上市新股作一剖析,主动探寻其实力机构在该股运作上的战术思路。无疑,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操作新股。
浙富股份是一家流通盘2864万股,主营水力发电设备研发和制造的民营企业。由于水轮发电机组在国内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态势,该公司跻身其中,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堪称乐观。截至2008年上半年,该公司已签订未履行合同合计26亿元,算得上002板块里的佼佼者。
上市首日,该股总换手86.77%,总涨幅距发行价为65%.其成交回报显示:第一天就有三家机构介入,前5名净买入占总成交金额的28.11%,净卖出占比23.06%(平分秋色,寓后市必生风波),首日介入的第一家机构,净买5702万元,约合245万股,约占流通盘的8.63%,第二家机构净买4016万元,也占了流通盘的6.08%,三家机构首日抢筹近20%,反映出实力机构对它高度关注并孤注一掷的决心。
我们看到:该股第二天高开约3%后,缓慢下挫股价,但在3%涨幅的位置,维持至少10分钟以上时间。通常,主力这样做是刻意“放走游资”的战术(参照海陆重工上市之次日走势),但对该股,我们却从其当天成交前5名的“成交回报”读出了一丝不安。其总买只占到总金额5.64%,而总卖却占了16.30%,虽然并没有明显的机构出入,但不排除机构采用了隐形出货的手段(参见附图a),拉高只是为了让游资获利吗?
第三天,就是8月8日,大盘大跌而“浙富股份”却浓妆艳抹,一枝独秀。低开后,向上突进;若从其最低价到最高价计,涨幅近10%,在两市500只跌停板的大盘环境下,它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虽完美如此,我们还是从它当天的成交回报中看到了前5名“总买”占比12.36%, "总卖”占比12.56%--一卖出大于买进,这已是该股第二次“平分秋色”了。
第四天(8月11日)沪市单日跌幅高达5.21%,两市有逾1000家股票触跌停。该股却再领风骚,涨4.35%,报收中阳线。这天又有两家机构介入,“总买”占比20.91%,"总卖”只占13. 17%.看上去,机构“净买”占据着优势,若能冷静地想想:机构会在第2根中阳上,在指数狂泻之日,大肆建仓吗?这时,我们最容易看到的是表象,最容易缺失的是独立的分析和判断。第五天(8月12日),该股日K线以跌幅4.58%,走出了“阳阴并线”。
按照常识,这儿至少是一个“下降三法”的K线小形态;或者说,有一个“长阴过4%"的警示出现了。但由于机构巧妙地掌握着“振幅”和“换手率”(换手19%,这天刚好不够“登榜”资格),看似偶然,其实必然。这一天绝对不是机构忽视了上榜的重要性,而是刻意为之一正当人们对它寄予无限期待之时,它“含蓄”地不登“龙虎榜”了,你可知今天主力是进还是退?实力机构控制着该股的节奏,这已经是上市横盘的第五天了。从时间上说,也是一个局点了。其二,它还在盘中作出一个“冲击前高”24.68元的动作,假模假样,给人一个要过“前头”的印象(参见附图11b),"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主力机构其实已经在不露声色中一边佯装“上攻”,一边开始撤退了。正所谓:“福兮,祸所伏也。”
第六天(8月13日),该股低开留较大的下跳缺口。正当我们还在庆幸,借助于“浙富”躲过了大盘劫波时,该股风云骤变,封死跌停板。谁都说它开始补跌了,纷纷斩仓逃命,而我们却在这一天的成交回报中,赫然见到五家机构齐齐杀人。这就是实力机构出其不意的反技术操作。跌宕起伏,让你怎么做都错。从成交回报前5名买入占比为36. 04%,卖出仅占11. 76%来看,这简直是一种“后发先至”、“以迂为直”的标准模式,完全符合“二砸见跌停”。它让人们坚定和加强一个理念,机构非但未出,还在不断地加仓-尽管这个理念是错误的。实力机构运用了障眼法(参见附图c,跌停杀人五家机构),机构在误导股民。
通过上述我们对“浙富股份”上市之后股价走势的剖析,清晰感到“浙富股份”的主力可谓挖空心思,使尽了浑身“解数”。它不断地以其特殊的“机构”身影闪现于“成交回报”中,给人以希望、企盼。要么把股价砸成“跌停”,抢人的筹码;要么竭尽全力拉到“涨停”,以求退身自保。
在该股9 天惊心动魄、翻云覆雨的战术“运作”中,我们看到它成功地演绎了一场“金蝉脱壳”的闹剧。对握有重金之实力机构的这种行径,我们必须予以揭露(本应由它们承负稳定市场的重任,而今它们却也在“抢一把”就逃),奉劝大家:千万不要迷信“机构”!尤其当大势已去,机构也无力强撑。当机构感到有大量“超底盘”时,它会毫不迟疑地反手做空。如果我们天真地以为,机构不会轻易走掉、不会赔着卖,仅凭主观臆断,是会犯大错误的。
“浙富股份”上市后截至8月18日,仅仅9天的走势,恰好与8月18日上市的“中国南车”后市的走势,构成了“姊妹篇”。“中国南车”在上市4天之内,也是天天都有两三家机构买入。且4天内就介入16亿元人民币,一副要“炒上去”的架势。但其结果,我们随后都看见了:一连两天的“跌停板”,再次让多少期待着它的人上当挨套。机构也是人,机构也会止损,机构也净是被套者。过分地迷信机构,终将被其所害。
对于“浙富股份”,在我们历数了它的“险恶与阴谋”后,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当其主力洞察到大市将下破2245点时,它是不会逆大势而动的。它采取了战略性撤退的方针。其表现形式为:“不动声色、不断拉高、不出巨量、不停逃跑。”让你始终以为机构还在其中运作,它早就“金蝉脱壳”了。也就是说,机构必然要顺应大趋势。我们若认为:大盘跌时,它抗跌,以后就注定会涨。那只是“一厢情愿”,人家为何不可顺势为之,择机跑掉呢?炒股的"一厢情愿”,是迟早要吃亏的。
其次,只要介入的机构过多,我们就要警惕。如果一只小盘股里,同时有三家以上机构各自为战,它们必然会你拉我溜,难拧成一股劲。一旦有某种离心力出现,也必然动摇最大主力的做多信心。一波本来能做上去的行情,也会因众人“鸟兽散”而瓦解于襁褓中,这就提醒我们:炒作新股要时刻反向思维。绝不可只认“机构”二字。只认机构,那么,机构就会变成你最大的敌人和危险。它们更善于“审时度势”和“认赔出局”,倘若你不会这么想,则注定你将为思考的片面性而付出昂贵代价。
我们还看到:“浙富股份”的主力,始终营造了一种“温吞水”的氛围。在它一步步走低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幅度较宽的、每次横盘都在三四天时间的“下降通道”。这就使机构获得了充分的腾挪空间和时间,来供它悄然撤出。从该股的5分钟分时K线图上,我们看得非常清晰。只要用“甘氏线”掐住其一波的“头”和“底”(最高点和最低点),那么,它每一次反弹都止于“甘氏线”的上轨。如此这般3次,机构也就完成了撤退的任务,实现了它们“且战且走”的战术目的。
实力机构只有采取这种战术,才能将它们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每次下撤一个台阶,它们都在”低吸高抛”做差价。9天其总共的跌幅也不过22%,而另外一只与它形成相反对比的新股“卫士通”(002268)8月11日上市,10天内跌去33%,就是由于它流通盘只有1300万股,其下跌通道极其狭窄、陡峻。它也是一只机构扎堆买进的新股。但其中的机构没有办法施展拳脚,遇上大盘狂泻,只剩斩仓割肉这种选择。把两只股票的下跌通道做一个“叠加“, 你便对主力是如何无奈斩仓退出与“边打边撤”式的退出看得十分清楚了。
此外,“浙富股份”还存在着另外的缺陷: (1)上市开盘换手率过低的隐患;(2)大盘环境太过险恶;(3) "浙富”遭遇了恶劣条件下的太多变数,包括具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的深圳”新兰德”等机构的重点推荐,导致”抄底盘” 过大的干扰……这些都动摇了主力做多的信心并加大其难度。
总之,通过本文对于”浙富股份”里的机构在大势恶化形势下,采用”且战且退”、“金蝉脱壳”术的展示和讨论,使我们进一步提高了用全面观点看问题的能力。虽然我们重视实力机构的作用,但又绝不可唯机构的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