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利资产:
过硬的技术是核心竞争力
2014年12月,七禾网刘健伟拜访了银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郑晓宇,与其进行了深入交谈。以下内容是七禾网刘健伟对本次【走进私募圈——银利资产】的体验和总结。
抱团取暖,取长补短
“抱团取暖,取长补短。”郑晓宇在谈到团队成因时如是说。1995年就进入期货市场的郑晓宇可以说伴随着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而成长,“我所有的交易经验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战中积累起来的,对交易的感悟,对交易的提高也都是在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训中获得的。”近20年在残酷的期货市场中生存下来,本属不易,随着市场机构化时代的来临以及个人资金规模的增长,面对越来越复杂的行情、交易对手也逐渐专业化的市场背景,银利团队因此组建。
作为一个有20年交易经验的老交易员,郑晓宇原本并不是很愿意去组建团队,成立公司,成立了公司必然会有很多事务性的琐事需要处理,而他作为交易员,更希望集中精力把交易做好。但是,行情在变化,市场在变化,而他也不得不去改变,“成立公司是必须要走的路,管理产品需要以公司的名义,而成立了团队,也是需要有一个公司作为载体。”谈到了即将成立的银利资产管理公司,郑晓宇信心十足,目前的银利团队有3个成熟的交易员,2014年年末引进了一个程序化冠军团队,同时还与几个不同风格的优秀投顾洽谈,以MOM的形式抱团取暖,取长补短。
只有在回撤亏损的过程中才能积累经验和教训
目前市场中的MOM团队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合理地去配置各个M之间的资金,这个难点也使得国内许多MOM团队成绩不尽如人意,常常会出现一个M做得好,但另一个M出现了亏损,导致整个团队的净值曲线升不上去甚至出现下滑。面对这个问题,郑晓宇表示银利资产会通过三个层次来进行管理。
首先是总资金的配比,在初始阶段,银利资产分配给每个投顾的资金总额将会控制在一个比较小的额度上。其次,在分配资金以后,银利会根据投顾的交易风格对他的持仓比例进行控制。最后也就是最关键的一个层次,如果投顾交易得不顺畅,出现亏损,那么1.0%将是最终的止损额度。以这三个层次为基准,具体的操作还是给予每个投顾充分的自由度,让他们去把握发挥,允许他们回撤、允许他们亏损,“只有在回撤亏损的过程中你才能积累经验和教训,用各种条件去约束他们反而不利于团队的成长,在把控风险的同时我们还是需要兼顾成长性。”郑晓宇通过20年交易生涯的切身体会总结了银利的管理模式。
牢牢把握本金的信念深印脑海
“我就是土八路游击队出身。”谈到自己20年的交易经历,郑晓宇笑称。1994年投资股票,1995年进入期货市场,至今已经有20个年头了,郑晓宇回顾自己近20年的期货交易,表示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刚开始的5年属于凭自己主观意愿交易,所以亏多盈少是自然的事情;第二个5年他不断学习交易的相关知识技巧,交易逐步有了套路,水平也有一些提高,能在一个阶段内取得比较大的收益,但是往往因为几次情绪化的交易就迅速地回吐了利润。郑晓宇表示那时候有一点做得比较好,就是资金回到本金附近之后,就特别小心,不让钱继续亏下去,“因为我自己对前5年亏钱有刻骨铭心的感觉和记忆,所以牢牢把握本金的信念一直深深印在脑海中。”这5年他一直在积累经验,同时也取得了一些盈利;2007年之后,郑晓宇慢慢进人了稳定盈署私募圈利状态,在期货上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交易水平也在慢慢提升,资金规模也慢慢扩大。最近这8年,除了2011年出现了小幅的亏损之外,其他7年都获取了盈利。相比于第二阶段,他觉得自己的最大提高在于对交易纪律比之前坚决得多,情绪化的交易行为越来越少,这样就避免了大的单次亏损,在原先单纯地依靠K线图形等技术指标进行交易的基础上面,逐步学习了通过分析不同品种的驱动力、价差结构等方法来寻求相对确定的套利机会,这样就增加了不少盈利增长点,使自己的分析体系和交易系统更加丰富完善。
引进成熟投顾与自主培养交易员两步走
七禾网走访过许多MOM形式运作的机构,虽然各家机构的管理方式都有不同的特点,但是这些机构无一例外地对“选人”尤为重视。银利资产在选人上采取的是引进市场上成熟投顾与自主培养交易员两步走的方式。郑晓宇表示在银利资产成立初期,由于资金规模的快速增长,迫切需要成熟的投顾进行强强合作卞抱团取暖,所以及时地引入了程序化的冠军团队,同时也向几位风格不同的优秀投顾抛出了橄榄枝,包括了市场中有名的短线炒手、波段高手,“我觉得我自己哪方面相对来说需要加强的,就去找这方面的人才,作为补缺。我自己的交易是求稳的风格,但我还是希望团队有爆发力,所以还增加爆发力强的投顾,可以做到锦上添花。”2015年股市行情看好,郑晓宇还准备引人股票策略团队。
在后期,银利资产的资产管理团队逐步扩大以后,郑晓宇表示将会考虑更多的去自主培养一些交易员,形成稳固的核心团队,以适应机构化的竞争。
选择保持一定斜率稳定上升的曲线
在与郑晓宇的交谈过程中,让笔者感到意外的是,管理上亿元资产的郑晓宇自己也购买了几款期货基金产品。那么在角色转变成投资者时,如何去选择一款合适的产品?面对笔者的问题,郑晓宇表示自己在产品选择的标准上还是会看投顾的过往资金曲线,他喜欢能够保持一定斜率,稳定上升的资金曲线,他认为这样的资金曲线说明了它有稳定的盈利模式,而波动比较大的曲线,可能还是缺乏一个稳定的盈利模式。但是一些很长时间都处于横盘
状态的资金曲线,虽然没有出现回撤,但在郑晓宇的眼中其实也不是符合自己标准的理想产品,“一年时间不可能没有机会,横盘一年,说明投顾是没有信心出手。”
严格执行交易纪律
谈到自己在20M年做的首款期货类公募基金专户产品银利1号时,郑晓宇还是较为满意的,在2014年年初产品发行前,郑晓宇定的目标是年化收益率25%~30%,最大回撤5%,最低净值0•98,银利1号运行10个月,三项指标均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目标,总结银利1号的交易,郑晓宇觉得有三点完成得很到位:第一,坚定地按照原先制定好的运行策略交易,耐心积累盈利,不急不躁,该放手时果断加头寸扩大盈利,交易节奏把握得比较好。第二,整个交易过程中,基本上做到了选择在有比较好胜率和盈亏比的情况下再出手交易,这样多赚少亏,不断累积盈利。第三,交易纪律执行得比较好,整个交易过程中基本上没有逆势交易,没有单笔的大仓交易,而且止损的执行都比较坚决,这样就保证了不会出现单次的大亏。这三点也将同时贯彻到2015年年初开始运行的银利2号以及银利3号上面。
羊已经杀得差不多了——过硬的技术是核心竞争力
机构化的时代,如何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成了每家机构着重考虑的事情。同样地,郑晓宇也引用了目前市场上热门的“狼羊说”来诠释,“以前是狼吃羊,现在实际上变成了基金产品与基金产品的搏杀,羊已经杀得差不多了,现在只看谁的产品力量更强大一些!”
“在这个残酷的市场里面,什么是核心的竞争力?我觉得还是过硬的技术。”在郑晓宇的眼中,市场任何行情起来,肯定都有它的技术特性存在,按照这个技术特性,可以分析出在这种形态下它下跌的概率是多少,它上涨的概率又是多少,然后通过盈亏比来操作,只要牢牢坚持这点,还是存在机会的。而交易中的等待非常重要,市场中一定会有人犯错,而自己就要像在草原打伏击一样,等别人犯错误的时候时刻瞄准着猎物,这杆枪的射程可能是1〇〇米,猎物在1〇〇米的时候,还是不动,还是需要等待,等待高胜率的机会,当猎物进人了50米的时候,扣动扳机,这一枪就是百发百中了。
相信自己是优秀的投顾
2015年1月,银利资产发行银利2号、银利3号两款期货类基金产品,两款产品总规模将超过1亿元,郑晓宇认为资金管理的扩大是投资水平提高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他和他的团队有信心承担更多的责任,“无论是在交易上还是在平时的处事上,我一贯秉承稳健的风格,深信只要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成功自然而然会来。”
郑晓宇坦言管理基金是一件责任重大而且很累的事情,他除了交易时间外,每天还要花两三个小时浏览信息,研究行情,思考问题,而年过四十的他在期货交易者里面算是年龄比较大的,仍然兢兢业业,这一切都源于自己对期货行业无比的热爱和兴趣,正是因为对期货的热爱,支撑他走过煎熬的岁月,同样也是因为对期货的热爱,让他有把事业继续做大做好的动力。在谈及未来的规划时,郑晓宇表示期货资管业务迅速发展是这个时代的大趋势,他相信自己就是优秀的投顾,能够为投资人带来稳定持续的盈利,银利资产没有不切实际的目标,只有一句郑重的承诺,“脚踏实地做事,稳定持续盈利”。
结束了与郑晓宇的交流,笔者在这位投身市场20年的老交易员身上看到了行业的一个缩影:机构化时代的到来,较多有事业心、有职业理想的优秀交易员面临转型问题,不管是主动的成立团队还是被动的抱团取暖,都是希望避免单枪匹马地与来势汹汹的专业机构进行不对等的挑战,在残酷市场中生存下来的不少老交易员应该都发现了这一点。
然而,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他们都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交易风格的改变、交易思路的改变、风控条件的约束,甚至还存在一些硬件上的适应问题,而在机构化的运行过程中,稍有不慎,也许就会成为市场的反面教材而被市场冷落甚至淘汰。因此,面对转型中的交易员,不仅需要在交易中“战战兢兢”,在机构的运作中同样需要“战战兢兢”,MOM形式也许是比较便捷的“抱团取暖”的“机构化运作”方式,但是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陷阱,每个独立的交易员之间是否能够稳定融合?相对自由的风控条件是否会对产品净值带来影响?交易员在不同阶段、不同心理状况下是否会对资金曲线带来较大的波动?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