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在视频中看到美国超市空空如也的场景实在令人心寒,这当然的是疫情过程中的特殊现象,但这同时似乎也有另外一层含义: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制裁,是否已经让美国市场上许多消费品、尤其是家电类耐用消费品供给短缺?据当地视频录制者说,如果中国商品不能尽快补货,这些家电货架恐怕就得空一阵子了。
其实,疫情中还有多少消费者愿意去买耐用消费品?这恐怕也是商家不愿现在增加库存的重要原因。但问题是,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不是隐藏着美国经济的最大引擎——消费正在逐渐“熄火”?当地时间8月25日,美国经济谘商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报84.8,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不仅低于市场预期的93,甚至低于4月疫情肆虐时的85.7,创下2014年以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8月消费者现况指数自7月的95.9下滑至84.2,消费者预期指数自7月的88.9下滑至85.2。
和超市情况相呼应的是,最新的报告显示,消费者短期内不太可能进行大笔采购,预计购买大型家电的人数比例降至44.8%,这是2015年以来最低,而计划购买汽车的比例则降至9.7%。与此同时,预期收入增加的消费者比例从7月的14.8%降至8月的12.7%,预期收入下降的消费者比例从7月的15.8%升至8月的16.6%;认为难以获得工作机会的消费者比例自7月的20.1%升至8月的25.2%。
这样的数据当然会引发经济学家的普遍担忧,在他们看来:消费信心数据连续下滑,反映了消费者对于美国经济前景和个人财务状况的担忧正在加剧;而反过来看,如果占据美国经济70%的消费熄火了,那美国经济复苏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毫无疑问,疫情在美国爆发以来,美国消费数据并未出现大幅回落,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美国政府开着直升机撒钱,对社会公众的“特殊救济政策”发挥了支撑消费的作用。但到7月31日,原定救济计划到期,而新的救济计划还在“驴象两党”手中扯皮,加之国会议员们已经放假,更增加了新一轮救济计划被“刚性拖延”的概率。如此预期之下,美国消费信心大跌也在情理之中。
据报道,在第一轮救助措施到期后,美国一些州正在着手按照特朗普8月8日的行政令发放“缩水版”的额外失业补助,但由于每周补助金额已被削减至300美元,据此有经济学家估计,8月份美国零售额将减少约500亿美元。他们甚至呼吁,美国决策当局根据失业率等特定经济指标“自动发放刺激性补贴”,直到有充分证据显示经济复苏。他们提醒当局,就算企业开始复工、就业开始恢复,明显的经济后续效应也在所难免,如果人们没钱可花,需求将继续低迷。
实际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前不久给出的判断是,在公众确信疫情得到控制之前,美国经济是不可能完全复苏的。而荷兰国际集团首席国际经济学家詹姆斯·奈特利更为悲观地指出,数据证明美国经济不会发生V型复苏,而且在2022年中期之前,也不太可能恢复所有损失的经济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