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股票的思想上,大体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投资是一项长期的、需要耐心的职业。只有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才能获得超额的收益,即所谓长期投资观点。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在股票市场上,没有什么方法能让人长期赚钱,炒股就是零和游戏,玩的就是火中取栗,股票市场上要依靠灵活的投机性策略获胜,即所谓的投机主义。
长期投资的观点非常动人,很多支持数据也很有说服力。
比如:假设你有1美元,投资到1800年的美国股票市场,你会获得多少收益?答案是十亿美元(名义值)。
再比如,美国股票市场S&P500的股票指数在刨除通胀等因素后的年化真实收益是多少?答案是8%左右。假设你在1929年的市场巅峰投资股票,随后经历股灾,扣除通胀等因素,持有30年后你的100美元会是多少呢?答案是585美元。
如果投资债券呢?答案是145美元;如果投资国债是114美元。如果你选择历史上最好的和最坏的连续几年做对比,在最好的年景连续持有5年美国S&P500股票指数的年化真实收益率是26%,最差的五年是年化负收益-11.7%;但是如果你连续持有30年股票,那么你的最优收益是10.6%,最差的30年的收益是2.6%。
尤其是最后一组数据非常动人,坚持持有30年股票,你刨除通胀税收等因素的真实收益是正的,实现不劳而获,吃上免费午餐。
但是,投机分子却不这样认为。投机分子的想法是:
第一,人生的周期太短了,假设一个人1800年在美国股票市场上投资了1元,200年后变成了10亿元又关这人什么事儿呢?赚钱是为了享受,但时间太长就享受不到了。
第二,方法论应该建立在人性与业务均可行的基础上的,人的本性是冲动的、希望创造价值的,动不动就要等上十年二十年很难,作为专业的机构,在现有的资本市场结构下,没有客户会为你的不作为付费或出资,可能等不到三十年就清盘了。
第三,数据的选择是有倾向性的,例如如果在1929年的牛市的高峰进入股票市场,10年以后,股票的收益和债券的收益以及国债的收益基本是差不多的,总收益率为10%,年化收益为1.6%;20年后,股票的收益开始略领先于债券收益,但是年化收益率也仅仅是4%。并未显著体现出优势。 最后,虽然连续持有30年股票,即使最差的情况出现,投资股票市场的年化收益率也能达到2.6%,但是谁又熬得住30年呢?最后的问题是,一切的数据都基于一个特殊的市场——美国股票市场。这是在过去100年中最成功的经济体的股票市场。而且只有这一个样本,所以很难讲这套长期投资的理论到底是不是只适用于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总的来说,投机分子认为,人生苦短,耐不住寂寞。如果想及时行乐,一般人奋斗十年该有的也都有了,犯不上用这套苦行僧一样等待来折磨自己。这一点,在中国生活的我们应该更有深刻的体会。
长期投资者认为,投机是行不通的,巴菲特成功了,要向他看齐。投机分子认为,只有一个巴菲特,如果长期投资作为方法论行得通,就不会只有一个巴菲特。巴菲特的成功应该归因于个人天赋的伟大而不是方法论造就的成功。相反,对冲基金经理们40多岁开始退休的大有人在,有的做几年投资就成功退休了,说明投机至少也是一种合理选择。
面对长期投资者在研究方面的充实数据,投机者对股票的数据也有非常深刻的研究。最有学术价值的贡献之一是有效市场假说。
该理论认为,市场的定价是理性的投资人根据各种信息进行反复思量后通过竞价形成的。股票的价格体现了信息,但是价格能够反映何种程度的信息,这取决于一个市场的有效程度。一个市场如果是弱有效,那么过去的价格只反映过去的预期,不反映今后的价格预期。
因此,技术分析是没有用的,但是对公司的基本面的深入研究是有用的;如果一个市场达到准有效或者半有效的情况,对于公司基本面的研究也没什么用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些情况,能够获利的就只有内幕交如果一个市场达到了充分有效的情况,也就是说,所有信息都充分的反映到了价格中,那么,没有人能够通过炒股长期获利,因为价格已经充分体现了一切公开及内幕信息。
显然,充分有效的市场(第三种假设)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一看就知道是个理想化的情形。现实也不支持这个说法,如果市场特别的有效,就不会有2002年、2008年的金融危机了,因为理性的人是不会动不动让市场来个暴跌给自己找不自在的。第一种情况,即弱有效的市场,在实现了电子化交易、传媒通讯均较为自由发达的今天也已经实现了。现在已经基本认为市场是半有效的,争议主要在于半有效的市场到底是多有效的。
如果市场是一个内幕交易可以获利的半有效市场,显然,投机者会兴风作浪,抱着指数或者大盘股等待的长期投资人会显得像个傻子(这也是长期投资很难践行的原因之一,会受到舆论压力)。
眼下的投机者显然希望以足够专业的方式、科学严谨的态度来从事投机事业的。这就出现了量化投资的团队。投机者认为既然市场是半有效的,那么资产的价格会出现不间断的,临时的错配,这就会导致股票的价格产生波动,一个市场的有效性越差,波动就越强烈,那么用强大的数学工具来测算波动用以获利就成了一部分专业投机分子的牟利手段。量化金融的投资者以期权或者其他衍生品为工具实现利用市场价格剧烈波动获取超额利润。
不过,就目前而言,长期投资者和投机分子之间的战绩很难说分出了什么胜负。总体的情况是,在牛市的时候,大家都做得很好,在熊市的时候,看运气,在危机的来临之初,巨人们纷纷倒下,投机者分食盛宴,但是随着危机的加剧,洗牌更加彻底,投机分子的日子也非常艰难。
分析的过程中,掺杂个人因素进去这是必然的因素。但是,能够战胜投资者本身的过程正是不断成长的开始。散户拥有的永远是时间 而他们认识不到更不用提如何运用了。趋势谁也改变不了,只有顺应趋势变化,行业基本面如何分析,股价技术趋势如何分析等等统一的投资模式逐步建立,相信更多拥有客观分析模式的投资者一定会从每天混沌的市场中探寻出一丝踪迹。
相信短线投机与价值投资的辩证原则:两者是不相冲突,应该学会灵活运用。
短线投机:如果没有严格的操作纪律做保证,很容易在不断波段操作中失误,从而一发不可收拾。技术分析作为主导短线操作的核心,运用中必须熟练掌握“价格量能时间空间”四要素。能够靠此短线持续盈利的当然是高手,只要大赚小赔即可。
价值投资:关键还要取决于你所购买的投资标的。例如开始介入10万元的茅台现在500万了。当初谁也不知道标的后期如何变化,但是当初投资者可以根据客观事实变化、行业发展、个股基本面质地做出早期基本判定原则。随后的操作加之一些自身技术分析原则,持续跟踪股价表现,是完全可以获得最终收益的。一旦最初投资标的成长方向出现错误,那么你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为什么说,很多人给别人分析的时候,简单一看就能够分析的不错。因为自己资金不在里面,运用简单的基本技术看过之后得出结论,不需要对此负责任,而这个结论往往是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的。
而一旦分析自己的投资标的过程时,你当然会思考很多,真正简单的东西认为分析的不够全面。你要对自己的资金负责而真正到操作的过程中总是会患得患失,这是人性的根本弱点。
顿悟之后,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起来通过实战才会真正明白一些东西,纸上谈兵 终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时候光看结果,过程不知道发生了哪些是根本不行的。重过程、轻结果似乎符合追求的目标。也许投资者经历的股市的反复震荡过后,失去的总比得到的更多。追究其责自身原因必不可少,不要责怪市场无情,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