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的误区
1.基金净值越高越好
要走出对基金认识的误区,必须深刻认识基金净值的含义,摆脱净值低就代表价格低、成长性高的错误观念。
理解挑选基金的标准主要看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投资研发能力和操作能力,基金净值只是这些能力的外在反映。
考察更长时间段内基金净值的表现,最好能移包括牛市与熊市两种情况的运作,较短时间段内基金净值的高低没有意义。
把基金净值与业绩比较基准.大盘的走势与同类型基金的表现结合起来考察,只有那些在较长时间段内能够战胜业绩比较基准、居于同类基金前列的基金才更具投资价值。
2.基金规模越大越好
虽然也有做得好的大基金,比如彼得.林奇曾经管理过的麦哲伦基金。但一般来说,规模太大的基金运作难度较大。
(1)如果整个股市的规模不大,而基金规模太大,基金可能缺乏足够多的好股票去投资,不得不买入一些质地般的股票。
(2)如果市场中市值大的股票不多,规模太大的基金选择投资品种时也会有困难。受投资比例限制,基金持有的其只股票不能超该股票市值的10%,比如对于市值10亿元的股票,基金最多只能持有1亿元,一个规模百亿的基金如果只买这样大小的股票,要买近百只,这显然会导致股票组合过于分散化。这就是大基金为何要重点配置大盘股的道理。
(3)规模太大会导致基金买入股票时股份上涨过快,而卖出股票时股份下跌过快,从而影响基金的投资收益,也正因为如此,大基金在市场热点切换或市场运行方向调整时较难及时调整仓位。
太小的基金,有可能会遭遇清盘危机,因为太小的基金经不起赎回的冲击,同时,这类基金往往有持股过于集中的现象,分散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
3.基金分红越多收益越高
实际上,分红对封闭式基金持有人来说好处很大,但对开放式基金持有人来说,却未必要过分看重。基金分红,是把基金投资获得的部分先拿出来分配,分红以后,基金的净值会按分红金额同步下降。因此分红对投资人来说,只是形式的变化,个人资产总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当前开放式基金的高比例分红潮,更多的是基金管理公司针对中小投资者偏爱‘追低”投资心理的种营销手段。 一方面 ,通过高比例分红印正公司良好的资产管理能力,树立维护投资者利益的积极形象;另一方面,通过高比例分红甚至达到基金净值归一。可以降低投资者参与的资金门槛,获得更多申购份额,分享新基金发行的火热场景。
对于投资者来说,有钱分固然不是件坏事,但是不分红也未必就不是好事。如果投资者需要钱,完全可以随时通过赎回来变现,何必一定要等待分红的钱呢?对于一个理性的投资者而言,他希望投资的每分钱都是处于增值的资产,目标是追求资产长期增值。而面对高比例分红,我们不难发现,大量的可分配收益必然要求基金大幅度地抛售所持有的有价证券资产。分红的资金来自于股票等证券的资本利得,单纯地为了分红而卖掉仍有上涨空间的股票,或将来再在高位买回这类股票,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收益。
对于那些以追求基金净值成长为主的开放式基金,太频繁地分红对基金操作是不利的。基金的业绩不需要通过分红评判,基金的净值增长可以充分地说明一切。不以分红论基金,注重基金短中、长期操作业绩好坏才是投资决策的王道之选。
4.新基金比旧基金一定好
老基金的优势在于:
过往业绩。老基金有以往业绩,有投资操作的过程,投资者可以客观评价分析。
仓位优势。老基金已经建立好仓位.在一个牛市的市场里面可以不需花太多的成本而较容易地分享它的市场上涨收益。
新基金没有历史。新基金没有运作过,还没有募集完成,它的投资能力无法得到投资人的认可。此时投资人只能了解这只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曾管什么基金,他能否管好新的基金是一个风险点。建仓过程中,新基金还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建仓成本。
老基金同样有弱点,它已有很高的股票仓位,如果市场调整,特别是市场持续下跌的话,必然要面临着比较高的调整成本和再选择的成本。
“牛市看老,熊市看新”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也概括出许多专家的观点:如果市场看涨,就购买老基金,持续走高的市场中,老基金有现成的资产配置,能够直接分享市场上涨的收益;如果市场看跌,更适合新基金缓慢建仓,新的基金由于建仓尚未完成或仓位较低,相对而言可较好地避开市场下跌的风险,等待合适的机会获取收益。
投资者热衷于投资新基金,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基金净值与风险的误解而导致的“追低”行为。很多投资者以看待股票的眼光来看待基金,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一低价格意味着低风险,风险也比老基金低。甚至有投资者错误地认为新基金就相当于原始股,没有风险却有巨大的增值机会。
5.基金买得越多越好,风险越小
我们知道基金买卖时要构建核心的组合投资但这并不代表基金卖得越多越好。不少投资者时常买入并持有很多只基金,认为这就是组合投资,可以更大程度分散风险,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因为基金本身就是一个股票或债券组合,已经比较充分地分散了个股风险。因此,基金组合投资不是简单地买入几只同样风格的基金,买得越多越好,其精髓在于把一些相关系数低(最好为负的,能够抵消部分风险)的基金组合在起。例如,股票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相关系数就比较低,不同基金公司的同类基金相关系数也较同一公司的同类基金低。
基金买得越多,不仅不一定能够分散风险,相反却有可能加大风险并且这样做还会增加你的交易成本与费用,浪费你的太多时间。因为如果你买了很多相同或者相近的风格和持仓结构的基金,相当于你把全部的资金都投资到了一种基金中,这样会放大你的风险,特别是在这种基金面临特定风险时,你的损失会比少买几只基金大,而不是减少。
6.债券型基金一定不会亏本
也许这是你非常关心的问题,一般说来 ,只要涉及投资活动,就一定会承相风险,只不过承相风险的大小不同而已。投资债券基金也不例外,只能说投资债券基金的风险比较小。
债券基金是一个收益相对稳定、风险较低的品种,具体表现就是债券基金的净值波动比较小。但因为面临着利率风险,基金的净值就不可能总是向上。即使基金能够事先对市场利率以及资金供求状况做出判断,及时调整债券资产的组合,以回避利率风险,但凡事无绝对,利率风险回避的前提是对利率走势有-个正确的预期,也许专家更有把握些,但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因此,基金净值也有可能下跌。
当基金净值低于你买入时的基金净值时,你就可能受到损失,至少是账面上的损失。
7.保本型一定能保本
保本基金被认为是风险最低的基金之一,皆因其提供本金保证,但有时候保本基金不能完全保本。一般的保本基金都会在成立时一次性收取全期的管理费用,以一只五年期以及每年管理费百分之一的保本基金为例,连同信托费等杂费在内,初期会扣取略高于百分之五的费用,如基金的每单位发售价为10元,在打除费用后,基金于开始时价格应略低于9.5元;然后基金价格将视乎投资表现,于到期日保证投资者最少可以每单位10元赎回基金。如果投资者提早赎回基金,将不会获得本金保证,赎回价格取决于基金在当时的资产净值。另外,有一些保本基金并非百分百保本,有部分的本金保证只有九成,但参与率会较高,即使投资者持有基金至到期日,仍要承担一成的本金风险。
8.基金评级越高越好
目前不少投资人选择基金时会依赖排行榜,认为排名越高的基金就越值得投资。事实上这样的基金挑选方法有一定的片面性。
首先,每个基金都有自已风险收益特征,排名掌前基金所获得高收益可能对应的是高风险,对于风险规避型的投资者而言,收益最高的基金未必是最适合的。
其次,排行榜只代表基金的历史业绩,并不能说明它的未来。实最后,有些基金排行榜分类不太合理,些不同类的基金被放在同一类内比较对投资者有一定的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