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众本性的浮躁和轻信?
1987年9月,约翰·舒尔茨(John Schultz)在《巴伦周刊》上发表了一篇看跌的文章,他写道:“反向投资主义的指导方针并不是说大众的观点或普通被接受的观点总是错误的。而是说,当基本前提开始失去原来的效力,因而定错价格时,大众观点就成为了教条。”
这些趋势的发生是因为投资者倾向于群体移动,被群体本能和一夜暴富的渴望驱使。如果坚持自己的计划,从群体中独立出来的个人行动会更加理性。比如,如果一年前卖50000美元的房子现在定价100,000美元。你会觉得这也太贵了。但是如果你看到同一条街上相同的房子卖到120,000美元,售价100,000关元似乎就便宜些了。如果你的朋友们和股票经纪人对你连番炮轰,他们在房地产如何一夜暴富,再加上媒体和房地产商的乐观预期,这种感觉就尤其真实了。尽管你的直觉会告诉你房价不可能继续翻番,但是你完全沉浸在兴奋之中了。
在那样的环境中,个人想要在已经建立起来的推理思路中独立思考是很困难的。正如尼尔所说,相反理论的艺术“存在于训练反复思考与大众观点相反方向的能力。根据当前人们的行为掂量自己的结论,。一个优秀的反向投资者不是因为要反向而反向,而是学会反向思考。站在相对的一面,你会得出为什么大众也许会犯错的原因。如果原因站得住脚,那么逆向操作是可行的。
为什么大众通常是错误的呢?理由是,当近乎每一个人都持有头寸时,市场朝一定方向,没有剩下的人把这个趋势推得更远了。下一步,逆倾向在反方向开启了新趋势。这个观点不仅适用于市场,也适用于政治、社会、宗教和军事。以经济长时期衰退为例。这时,媒体通篇讲的是失业、汽车销售下降、破产以及其他衰退的迹象。经济预测几乎一片黑暗,似乎所有事件都会自我无休止地盘旋向下。这是典型的多数人极端沮丧的情境。人们认为经济不会再上旋,或者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恢复疲软。
反向投资者怎样了呢?他会看涨而不是看跌。反向投资者会问:“什么可能是正确的呢?在经济萧条时,通常会发生什么呢?“答案是,一旦人们意识到策条即将来临,他们采取措施避免灾难,因此,他们清空库存、解雇工人、清偿债务并且采取其他措施力图节约。也就是说这些措施促使疲软经济成气候。但是一旦采取这些措施,这些商业和个人在经济到达需求平衡并且开始起步时,会处于极大获利的地位。如尼尔所说,史上金融时代,当经济衰退,经济是如何从重重挫折里找到复苏的路是很重要的。
股票或其他任何市场也存在同样的难题。如果投资者认为价格会持续下跌很长时间,他们就不会持有股票。通常,他们会卖掉。当所有想卖的人都卖掉了,价格只有一个反向可以走了,那就是上升。理由是股价变动是由市场参与者对新兴基本面的看法引起。价格反弹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经济疲软的假设是错误的。进入熊市,许多投资者在利率开始下跌时宣称要买入股票。因为这是经济和股市升值的先兆。到利率达到顶峰时,股票价格下跌。经济新闻如此糟糕以至于投资者忘记了——或是被害怕和恐慌包裹着而止步不前——买入股票。相反理论要求我们违背我们的本性——确实是一项艰难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