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要通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看表面,要知道在淡化GMV指的标背后,有京东业务版图与营收来源的结构转换,它涉及到未来愿景与新的商业模式的确立,单一的GMV已经无法反映京东的成长与投资价值。
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其实是个比较粗放的流水概念。它通常包括销售额、取消的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这跟我们以前的GDP类似。你建了一栋房子,再将它拆了,所有涉及到的开支,都要纳入其中。它忽视了时间因素与商品或服务使用价值的真实转移。
早期的京东,虽然跟阿里平台模式不一样,但它们很长时间看都更多自称“电商”概念。它们都曾长期使用这个指标渲染成长性。事实上,这也是过去20多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群的估值参照之一。你想想那些烧钱换流量的模式。无论是千团大战,还是后来的移动出行。当然除了流水,有的更多体现为用户规模。
但是,不论如今的京东,还是阿里,它们的平台早就不是纯粹的“电商”概念了。它们最新的愿景定位,都着眼于基础设施提供商。京东提出的“无界零售”,核心理念是“零售即服务”。刘强东明确说过,京东将逐步从“零售平台”转型为“零售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并从一体化走向一体化的开放。而马云提出的“五新”,着眼于长期的竞争,本质上也都是基础设施。
财报里,京东物流、供应链及广告收入,虽然整体占比不是非常高,但增幅可观,未来几年的规模化效应可以预期。我们也判断,京东其他单元比如云服务未来也会成为增长点。但这些收入,根本不是过去通常说的GMV范畴。这个指标已很难反映京东完整的业务版图与商业模式变化了。
其实,阿里2015年就已淡化单季GMV,只在年报里披露全年数据。当初的目的同样如此。阿里的收入来源更多元,它变现的最大渠道是基于流量数据的精准广告服务,此外技术、物流、金融以及生态投资收益也越来越大。如果过度依赖GMV,外界很难看到它真实的竞争力。
事实上,许多经过重新定位的电商与O2O平台,都已经淡化GMV。当初阿里淡化它的时候引来无数赞扬,京东今日淡化GMV却引发嘲讽。
看到有人纠结两种GMV口径。其实,我们观察到,2015年Q4以来,京东一直采用公布两种口径:一种是对自己相对严谨的口径;另一种则是参照了行业指标的口径,它更方便投资者横向对比观察。对于一般行业人士来说,GMV的行业口径更便利。
说到GMV增幅下滑。首先我们并不觉得30%以上的增幅多么弱。很多人只是表面比较京东与阿里天猫。其实它们之间是并不完全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