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买加体系的国际收支调节手段有哪些?
牙买加体系的国际收支调节手段更加多样化: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基金组织的干预和贷款、国际金融市场及商业银行的活动等。
牙买加体系下主要国家都采取了浮动汇率制度,因此以汇率机制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是该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外汇需求增加,超过外汇供给,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从而提高了本国出口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本国出口得以增加;与此相对,外国进口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下降,本国进口减少。于是,本国的贸易收支和经常项目收支得到改善。反之,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时。外汇的供给增加,超过需求,使外汇汇率下浮而本币汇率上浮。结果,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收支顺差减少。显然,如果世界各国听任汇率自由浮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将由各自的供求关系决定。但在现实中,汇率的市场变动能否自动调节国际收支还需满足其它条件。
首先,从上述调节机制来看,汇率变动主要对贸易收支项目或经常收支项目产生影响,但国际收支还包括资本收支项目,所以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最终效果是不确定的。其次,即使对贸易项目,汇率机制的调节作用也是有条件的。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只有当一国的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I时,本币贬值才可能改善国际收支。这就是所谓的“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实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需求弹性都很小,满足不了此条件,因此也就无望通过本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而且,即使满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本币贬值的效应也不是直线效应,而是所谓的“J曲线效应.,即由于时滞的关系,一段时期后才有正效应。事实也证明汇率浮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确实不如预期的那样灵敏。